礼乐之本敬与和——《论语》悟读【435】
相关推荐
-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论诗的社会作用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诗教,这既是古人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高度肯定,也体现了古代审美教育的悠久传统.孔子关于诗可以兴观群怨的说法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影响了后世对文学社会作用的理解. ...
-
素说《论语》:阳货篇(十二)
一.原 文 阳货第十七 17.12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二.释 解 老师说:"先王的教化之道是正性情.笃伦理的内心默契,不 ...
-
论语日课447丨形式主义or仪式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17.11) 孔子重视礼乐的内在本质,而反对形式主义.他感叹,礼难道仅仅指玉帛 ...
-
素说《论语》:阳货篇(十一)
一.原 文 阳货第十七 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二.释 解 老师说:"先王制礼是为了达成神人上下有序而和谐的目 ...
-
《论语》智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原 文: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释 文:孔子说:"礼啊,礼啊,难道只是纸张在说话吗?乐啊,乐啊,难道只是钟鼓在发音吗?" 今 ...
-
【第416期】音频学《论语·阳货篇第11章》孔子因何感叹世人行礼作乐?
音频学<论语·阳货篇第11章>孔子因何感叹世人行礼作乐? 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玉帛",是古代礼仪 ...
-
诚敬且放眉宇间——《论语》悟读【243】
立身须重诚和敬,处世还存仁与义. <论语>第十篇第十一章: [原文]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了解),不敢尝." [译文] 孔子托人向 ...
-
斋戒何曾远诚敬——《论语》悟读【239】
斋戒事大,勿忘诚敬. <论语>第十篇第七章: [原文] 齐(zhāi,通斋),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译文] 斋戒沐浴时,必有特备的浴衣,用麻布做的.斋戒时,一定改变平时的饮 ...
-
死而后已敬颜回——《论语》悟读【222】
泛舟学海心胸阔,立马书山眼界宽. <论语>第九篇第二十章: [原文]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评论颜渊时,说:"可惜 ...
-
敬贤远佞君子道——《论语》悟读【197】
敬贤者,远奸佞:重礼仪,唯诚信. <论语>第八篇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狂而不直,侗(tóng:幼稚)而不愿(老实),倥倥(kōng:诚恳的样子)而不信,吾不知之矣.&qu ...
-
礼乐到处世无争——《论语》悟读【46】
春风拂盈花有香,礼乐到处世无争. <论语>第三篇第六章: [原文] 季氏旅(天子对名山大川的祭祀)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阻止)与?"对曰"不能.&qu ...
-
庄敬孝慈须躬行——《论语》悟读【36】
亲贤远小国有兴,庄敬孝慈须躬行. <论语>第二篇第二十章: [原文] 季康子问:"使民(统治人民,使其服从自己)敬忠以劝(勉励),如之何?"子曰:"临(引申为 ...
-
忠信笃敬行天下——《论语》悟读【375】
忠信笃敬行乎蛮貊,易书诗礼备在春秋. <论语>第十五篇第六章: [原文] 子张问行(行得通,通达之意),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mò,南蛮北狄)之邦,行(可行)矣.言不忠 ...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
-
惟其义尽故而仁——《论语》悟读【339】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仁故能爱.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路问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子曰:"若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