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孔子论治世之基石——民心 2024-08-05 23:43:38 赞 (0) 相关推荐 孟子的民本思想、修养方法 民本思想是孟子"仁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生为本,仁爱为怀"的观念,影响深远.<孟子>中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以下作简要介绍. "梁惠王( ... #每日学论语#8.10【2017-1-17】 #每日学论语#8.10[2017-1-17] [原文]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yǐ,太)甚,乱也." [译文] 孔子说:"好勇斗狠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 ... 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8-9) 孔子有"爱民"的思想,但"爱民"前提是"顺民",而不能以"爱"的名义去"乱民""扰民&qu ... 素说《论语》:宪问篇(九) 素说《论语》:宪问篇(九) 心 中 无 民 莫 为 官 中国古代历来就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从西周开始,人们已经认识到百姓的重要,认为高高在上的天命,也要通过民情民意体现出来,这就是典籍中一再强调的"天视自我民 ... 素说《论语》:季氏篇(十二) 一.原 文 季氏第十六 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二.释 解 从政君子的德行不在他所拥有的财富之中,也不在于 ... 素说《论语》:子路篇(四) 素说《论语》:子路篇(四) 素说《论语》:子路篇(十九) 素说《论语》:子路篇(十九) 素说《论语》:泰伯篇(九) 素说《论语》:泰伯篇(九) 素说《论语》:子路篇(十六) 素说《论语》:子路篇(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