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法】练太极摩擦一个穴位,保护你的呼吸系统
相关推荐
-
李德印,精讲二十四式太极拳 |视频(附拳谱)
二十四式太极拳 由内到外,一招一式 深入浅出,周到细致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 1.起式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拦雀尾 8.右拦雀尾 ...
-
甩手甩脚-放松, 不用力。动作要慢, 稳静安舒。
太极拳的第一要义是, 不用力. 所以, 初学太极拳, 千万别僵, 宁可松到懈,也别僵. 宁可, 甩手甩脚地打拳. 不过, 千万别学那个傻雷子, 甩手甩脚只是入门的一个比喻, 不是什么秘诀. 拜师之后的 ...
-
威海玄同太极拳馆,玄同说太极:为什么太极拳很多动作,上步都踩人脚?
接着上次说滚,哎--别走,玄同小道今儿说倒的技巧. 太极拳一门心思的在做一件事,就是破坏对方的重心.这儿不在,攻击力就不在了.您没听有歌这么唱嘛:重心不在,梦就不在,打个滚从头再来. 当自己重心被向前 ...
-
48式【六段】太极拳正面分解动作示范
48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1,白鹤亮翅,2,左搂膝拗步,3,左单鞭,4,左琵琶式, 5,捋挤式[三],6,左搬拦捶,7,左棚捋挤按,8,斜身靠,9,肘底捶, 10,倒卷肱[四],11,转身推掌[四],12 ...
-
【好文!】练太极的一个认识、两个方法、三个目标、四个环节
"一",是指一个认识. 即通过修炼太极拳来学道.太极本是个大概念,太极拳是武术.功夫.学问,学问的巅峰就是道.中山大学的张连顺教授形容,看李经梧老师行拳,感觉是达到了"道 ...
-
脚上有一个穴位,能帮你打开任督二脉,不是练绝世武功哦
脚上有一个穴位,能帮人打开任督二脉,它就是足临泣穴.真的能帮人打通任督二脉吗?带您来一起分析下吧~ 中药里有一个名方,叫柴胡汤,可解表散热.疏肝和胃,有治疗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之 ...
-
练太极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节——丹田内转
丹田平圈:内气在丹作水平转圈.左转,右转,都要转用云手配合进行.丹田侧立圈所谓侧立圈就是人体正面成九十度角运转正好与任督两脉转法一样,但可正转反转.动作配合:如命君学过杨式太极拳就简单了,就是杨式太极 ...
-
练太极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节——丹田内转(中)
"丹田内转"练起来真的很复杂,就是有师傅手把手地教都不容易掌握,这必须要有悟性.丹田内转这种内功术,练陈拳不懂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相结合,与练杨拳也就仅仅形式区别而已,好象练新架 ...
-
练太极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节——丹田内转(下)
在练拳中应如何逐步配合利用这个"左起右落"的规律呢? 在这个规律的配合中,主要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架子的动作上所有的左右虚实,对于蓄发的关系往往不得不和这个规律相矛盾:另一方面,由于 ...
-
练太极,这些要点真的一个也少不了!
★要中正 在习拳过程中,经常发现习拳者身体不中正,东倒西歪,前俯后仰,周身别扭,初习拳者尤甚. 首先要做好'四平': 即顶平头正,肩平身正,眼平意正,心平气正. 其次,为了使身体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必 ...
-
练太极的15个的毛病,第一个80%就中招!
练太极的15个的毛病,第一个80%就中招!
-
神奇的穴位——快速降血压,提高免疫力,保护大脑,一个穴位足矣
神奇的穴位——快速降血压,提高免疫力,保护大脑,一个穴位足矣
-
练太极的17种功夫,最后一个很多人不知道!
练太极拳,就起码应懂得并做到头顶.肩沉.肘坠.腕坐.指展.胸含.腹实.臀敛.腰松这些太极拳最基本的规矩,否则即使只为健身,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先辈太极拳家们一再提醒我们,练太极拳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