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解道|诗说《道德经》第三章
相关推荐
-
【李保国】山林子自然道德智慧诗
献给组诗之六六六 百年炬光 (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诗) 李保国 李保国 中国知名经济林专家 山区治理专家 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 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并获评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 太行山愚公 2019年授予他 ...
-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福祸相依》悟读述杂【58】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福祸相依》悟读述杂【58】
-
《道德经》心念适度,便为修行!
《道德经》心念适度,便为修行!
-
【诗】诗人或道德家
隐居在栖霞山,蛰伏在龙潭峡 听着呼呼的松风,如欢呼的海潮 摇晃紫色的窗棂 窗正紧闭,我斜卧在斑竹软塌 执一卷古书,竖版繁体字的冷艳 在过往与未来之间微笑 静若迷情的豆蔻华容 美若纯洁的青莲红晕 从历历 ...
-
以诗解道|诗说《道德经》第一章
诗说<道德经>第一章 道非道兮名非名, 天地玄黄兮唯道所生. "有""无"同根兮无中生有, 玄不可言兮向善而行. 附<道德经>第一章:道 ...
-
以诗解道|诗说《道德经》第二章
诗说<道德经>第二章 美丑相对兮相伴而生 难易相左兮相辅而成 圣人不言兮行胜于言 无为而为兮唯道是从 附<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是以有无 ...
-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12将诚民从三势二权
题文诗: 民为将体,将为民心.心精诚则,肢体亲刃, 其心疑则,支体挠北.心不专一,体不节动; 将不诚心,卒不勇敢.良将之卒,若虎之牙, 若兕之角,若鸟之羽,若蚈之足,可行可举, 可噬可触.强不相败,众 ...
-
《文心雕龙》卷7乐府诗解2诗为乐心声为乐体诗声曰歌辞繁难节
至魏三祖,气爽才丽,宰割辞调,音靡节平. 观曹操之,北上众引,秋风列篇,或述酣宴, 或伤羁戍,志不出于,杂荡辞不,离于哀思. 三调正声,虽实韶夏,之郑曲也.逮于晋世, 傅玄晓音,创定雅歌,以咏祖宗;张 ...
-
(原创)北地梅香 :回赠 《雨荷诗妹叩拜梅哥为师三章》平水韵
回赠 <雨荷诗妹叩拜梅哥为师三章>平水韵 文/ 刘景山(北地梅香) 编辑/落英小桥 1. 才疏学浅笑梅香,何德敢收巾帼强. 师友诚交相互学,唐花宋蕊赏春光. 2 岭城千里望冰城,巧借银屏乘 ...
-
道德经第三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章 第一段:不尚贤, ...
-
道德经-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三章 圣人之治 不尚贤, 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
-
老子的这些话,是否与社会进步背道而驰?(附《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三章的文字,不知被多少人鄙弃过,他们认为老子在提倡愚民政策--"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不就是让老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好让 ...
-
道德经第三章——圣人之治
老子第三章,是一张赤裸裸的写给统治者的治人之术,愚人之术,看着让人不爽,但细细思来,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 先贴下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