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氏往事(三)

(0)

相关推荐

  • 镇江曾经有个地方叫“澡堂子”!一度它还是镇江旅居的服务点!

    镇江有句老话叫"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形象地说明了老镇江传统的生活习惯:"皮包水"说的是镇江人喜爱喝早茶,泡壶好茶吃吃肴肉就是一个早上:"水包皮& ...

  • 洗澡堂子

    我生活的这个江北小城--如城,在40年前,人们习惯把浴室叫做"澡堂子"或者"洗澡堂子". 被称作"堂"的地方似乎一般都是公共空间,体量也相对 ...

  • 古代的女性多久洗一次澡?为什么?

    古代女性自然是洗澡的,至于多长时间洗一次澡?这就得根据所处时代和个人喜欢而定,不过古代条件有限,对于大部分女人来说,想要做到每天都洗澡的可能性不大,但即便几天一洗,体味也不会太大,除非是那种特殊体质. ...

  • 缑氏往事(三十九)

    缑氏往事之三十九---认干爸干妈 小时候,我身体很弱,经常半夜发烧.依稀记得,母亲抱着我,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她一边小声作着祈祷,一边用脸庞贴近我的额头,感触我的体温和呼吸.我时而迷糊,时而清醒,在母亲 ...

  • 缑氏往事(三十八)

    缑氏往事之三十八:小笼包 小姨上中学时,是个篮球运动员.四十多年前,她曾无意讲起过一件事,听者有心,被我记住了.她说,有一次,她们去缑氏参加篮球赛,午饭吃的小笼包,老师带来的,满满一大袋子,不但味道美 ...

  • 缑氏往事(三十七)

    缑氏往事之三十七:肉夹馍 小时候,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供有灶君.通常,在锅台附近的墙壁上,贴张灶王爷灶王奶的合影. 我经常盯着望,果然是神仙,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再仔细看,他们的眉眼鼻,竟生得一模一样 ...

  • 缑氏往事(三十六)

    缑氏往事之三十六:鸡汤米线 小时候上缑氏街,极少进过饭店.赶会时,总是带点馒头或烙饼,顶多,大人给买两个水煎包. 上高一时,有次遇集会,我利用中午时间,上街买鞋带儿,刚好遇见母亲,现在还记得,她带我吃 ...

  • 缑氏往事(三十五)

    缑氏往事之三十五:老海瓜子 2012年,写舌尖系列时,实在太冒失.那时,我经常逛<缑氏吧>,胡乱编了个网名,叫"娘家在缑氏".因急于和老乡们分享,常常下笔就写,写完就上 ...

  • 缑氏往事(三十四)

    缑氏往事之三十四:水煎包 我很佩服自己的胆量,无德无能,居然起了写字的心.大概是无知者无畏罢,也就无惧前方之茫茫. 念起老家,心中就会充满力量.所以,必须带着故乡上路,我的文字需要营养.唯故土之厚爱, ...

  • 缑氏往事(三十三)

    缑氏往事之三十三:小麦,小麦.  我们小时候,暑假只一个月,在其前后,另有两个农忙假,六月收麦子,九月收玉米,各半个月.       寒假吃的好,暑假玩的好,最怕农忙假,尤其是收麦子.面对丰收,经历过 ...

  • 缑氏往事(三十二)

    缑氏往事之三十二:偃师二高 前段时间,整理<缑氏往事>,写到收音机时,提起了我们的实习老师陈秋霞女士.文章底部评论区里,有同学给我留言,"周,想想办法,打听打听咱们的秋霞老师吧& ...

  • 缑氏往事(三十一)

    缑氏往事之三十一:狗狗 我这人自小怕狗,各种各样的狗,我都怕.老远看见狗,我就要躲在人后走:躲在男人后面,也躲在女人后面,躲在老人后面,也躲在小孩子后面.总之,只要有第二个人,我都会寻求保护,简直怕到 ...

  • 缑氏往事(三十)

    缑氏往事之三十:两个学校 门卫处的保安,是位五十来岁的中年人,在我们小区,至少有十年了.他见人很热情,无称呼不开口,"老板,早上好","阿姨,买菜啊",亦或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