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王惠莲作品丨不想白活一场的“秘方”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那天,一位文友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帖子,说是从冯唐的朋友圈转来的。标题是:如果五十岁前没做,五十岁之后要好好试试的三十件事。帖子是否是冯唐原创,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张帖子既然进了冯唐的朋友圈,就说明冯唐至少是认可这三十件事的,况且1971年出生的冯唐,今年正好五十岁。是巧合?还是“蓄意”?我们暂且不去论,我们先说说为什么试试这三十件事的年龄要选在五十岁,而不是再年轻些的四十岁、三十岁,或再老些的六十岁、七十岁,甚或八十岁。

我们都知道,孔老夫子有“五十而知天命”之说,意思是五十岁以后能知道并顺应天命。五十岁之前,人大都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狂奔,无暇顾及自己的内心,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还不到五十岁,还有“翻盘”的机会,因而不会轻易认命。而到了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时,已是繁花落尽,即使还想做点什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只有五十岁,人生已过半,不算太老,也不算年轻,就像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虽离落不远,但尚有余热,靠着这余热,还可做一些以前想做却不敢做的事,而且心态已趋向平和,不再像年轻时那样,非追求一个结果不可。所以这三十件事,五十岁之后做最合适。

在此之前,从上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无一例外都在为学历、工作、房子、车子奔忙;之后又在为人父人母,人妻人夫,人上级人下属的人际关系中劳碌。儿时的理想,“立德、立功、立言”的抱负,不知什么时候,已被琐碎的日常碾成了泡影。终于有一天,或许是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当你蓦然回首,忽然悟出“成功”已是无望,自己这一生终将与平凡为伍的时候,人类面临的最后一个问题,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的问题,就来了。而这时的你,已是“五十而知天命”了,知道自己既不是褚时健,不可能再次创业成为亿万富翁;也不是郑板桥,在61岁时还能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开始辉煌的人生;你只是一个“凡人”。虽然也曾为自己的雄心努力过,但最终的结果却让你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于是你不禁扪心自问:这半生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学的专业毕业后用到了多少?干了半辈子的工作是自己喜欢的吗?自己所做的种种努力是为了什么?钱?名誉?地位?还是为了让周遭的人对自己满意看得起自己?最要命也是最不敢问的是:自己真正爱过吗?自己的付出值得吗?当这些问题萦绕着你,让你不得不思考人生的意义时,那你离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就不远了。如何解决?或许先哲那里有答案。但在我这里,只有转自冯唐朋友圈的“五十岁之后要好好试试的三十件事”,我称它为“不想白活一场的'秘方’”。

可能是疏漏也可能是有意略去,冯唐朋友圈的这“五十岁之后要好好试试的三十件事”其实只有二十九件,其中有近四分之一要试试的事都是些“无用”之事。像排在第一第二的交两三个无用的朋友,培养一个无用的爱好,及收藏两三件不能增值的旧东西,写一部永远没希望出版的长篇小说,学一门已经死去了的语言,发明一件申请不了专利的东西等等。

至于什么是有用之事什么是无用之事,尼采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说过了,“这个时代厌弃一切'无用’之事,只做所谓有用的事,就是能够带来眼前利益的事。”看看当下,我们出行有高铁飞机,资讯有电视报刊电脑和手机,不可谓不先进,但是在有用无用的问题上,我们却丝毫没有进步。交朋友依旧要交那些能“用得上”的朋友,如果“用不上”,就算在同一个朋友圈,都懒得动动手指点个赞。培养爱好就更不用说了,有哪家家长为孩子选的不是高考能加分的艺术门类?还有收藏,如果不是钱多人傻有恋旧癖,谁会去收藏那些不能增值的旧东西?至于写一部永远没希望出版的长篇小说和学一门已经死去了的语言,稍稍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去做这种只种不收的“无用功”,除非你和王村村一样,是一个花6小时数出一碗米有16259粒,请朋友吃个炒菜要从种菜开始的把无聊做到极致的人。但是,就是这些不被我们精明的现代人看好的“无用”之事,都被列入了“如果五十岁前没做,五十岁之后要好好试试的三十件事”。

想想也是,都活到这个岁数了,按老话说都土埋到半截的人了,交个朋友培养个爱好学个新东西,还要斤斤计较对自己有没有用,想做什么事还担心别人会不会说三道四,那活得可就太累太没劲了,不如换个活法潇洒一把。

按照不想白活一场的“秘方”,人要想活得潇洒,除了前面说的几件“无用”之事之外,你还要试试“穿一件青春期都不敢穿的衣服逛街”,你会发现,你就像从笼子里放出来了一样,别人说什么,你已经不在乎了,我就要这么穿,你们管得着吗?潇洒过后,你再试试“买一个花瓶,一星期买一次花插在里面”,不为浪漫,只为以前活得太糙,现在要好好补一补。为了活出真我,不留遗憾,你还要放胆试试“爱过一个不可能和你在一起的人”,这样的话,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你就可以说:不管怎样,我爱过了。如果你不想随波逐流,想做一个自律的人,那就试试“和父母吃饭时全程不看手机”,“每天阅读纸质书30分钟”,那样,你就能体会到,天底下没有比陪父母吃饭、比读30分钟的纸质书更幸福的事情了。如果你厌倦了人间冷漠,那就试试“与陌生人做一次善意交流”,“和你的邻居打一声招呼”,那会让你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温暖了,就连草坪里的花都在向你微笑。如果你再试着“帮(乘同一部)电梯的人按下他们要去的楼层”,不管有没有人对你说“谢谢”,你的内心都会有一种学雷锋做好事的感觉。如果你对他人对自己都不满意,想提升,那就从自己做起,试试“呵止一个插队的人”,“将垃圾按垃圾桶标识去分类”,“不期待任何好处地帮助一个人”。如果这样做你觉得还不够,你的精神和灵魂需要升级,那就试试“向自己所伤害过的人致歉”,或“不去纠正和你三观不同的人”,因为你已经知道,致歉是让自己的良心“安心”,是治愈伤害最好的良药;而且你还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你最不能改变的就是别人,你最终能改变的人,只有你自己。

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即使你试完了这三十件事,你孩子的分数也不会提高,你家的房子也不会变大,你的父母还是会一天天老去……唯一能让你感到改变的,是你的感觉。这感觉让你在临死的时候可以说:我交了两个进城打工的无用朋友;培养了一个没事看大妈跳广场舞的爱好;去了一个永远成不了旅游景点的小山村;收藏了母亲用过的梳子和父亲戴过的眼镜两件不能增值的旧东西;爱过一个同桌,一个不可能和我在一起的人;穿了件年轻时都不敢穿的故意剪了破洞的T恤逛街;写了一部到死都没能出版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每天读纸质书30分钟;陪父母吃饭时做到了全程不看手机;每次见到邻居都打招呼;看到人插队就呵止;每次倒垃圾前都按垃圾桶标识给垃圾分好类;所学拉丁语是我的第二语言;我已经向我伤害过的人道了歉……我这辈子虽然没有为国家做多大贡献,没有成为富人、名人,但我尽力了,我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也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而且不计名利,不图回报;作为一个普通人、凡人,这辈子能做到这些我觉得值了。如果让我给自己想一句墓志铭,我想那应该是:一个不想白活一场的人。我们人只有这一生,如果不想白活一场,那就不妨试试“五十岁之前没做,五十岁之后要好好试试的三十件事”。


作者简介:王惠莲,河南省开封市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2004年移居美国,现居美国旧金山湾区。已在美国中文报刊和国内报刊及网络发表数十篇散文随笔,作品曾在美国、香港和大陆获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