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最厉害的不是薏米,而是它!连吃7天排光湿气,还能补肾益肾

很多人都知道有湿气,但是很多会懒得去治理自己的身体,感觉要去治理很麻烦。俗话说得好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如果被湿气缠上了,就算吃再多的补品也没用。而且湿气重的人很容易导致肥胖,从而会让你有种越来越懒得行为,这样子只会让你的湿气跟加难去除。那么接下来就看看又什么比较的好方法祛湿吧?运动疗法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而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所以,可以尝试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祛除湿气。

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水化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等,祛湿必须重视护脾。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而且,同样是药食两用的常用药材之一。中医认为,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生薏米偏寒凉,利水渗湿最在行,可以去湿除风、清热排脓、除痹止痛,对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和风湿疼痛等效果显著。中医认为,具有补脾作用的药物,经过麸炒可增强疗效,缓和某些作用猛烈的药物药性。如果是脾胃不好,总是吃不下东西,要么吃点食物就腹胀,总觉得不舒服。

如今,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所以我们周围的人,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已经发福,所谓,“体态臃肿”。 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南方的冬天阴冷潮湿,让更多人染上湿气重的困扰。一提到除湿,很多人都会想到红豆薏米,其实不然,下面小编给介绍一个比红豆薏米更厉害的东西,就是常见的芡实。

芡实,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别称,我们那里叫做“鸡头果”,在乡下的池塘里很常见,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生活在湖泊水边的人家,喜欢用它来煮粥或者煲汤,有助于除去体内湿气。

《本草经百种录》记载:“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芡实味甘涩、性平,中医养生学认为,芡实抗衰延年,补中益气,健脾止泻,固肾益精,除湿。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上班族更是连给自己做一餐饭的时间都少,做一些养生粥汤都成为奢侈。这些朋友经常忙于应酬,吃饭时间也很不规律,这些行为都很伤脾胃,下面小编搜罗了一些操作简单又健脾祛湿的东西,希望你喜欢。1、山药莲子芡实粉芡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能,芡实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为人体提供热能,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碳物质,保证体内营养所需成分。莲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烟酸、钾、钙、镁等营养元素,也具有防癌抗癌、降血压、强心安神、滋养补虚、止遗涩精等功效。

2、山药薏米芡实粉山药薏米芡实粥补气血、健脾胃的功效是公认的,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把脾胃调养好是健康的根本!薏米主要功效在于健脾去湿,健脾可以补肺,祛湿可以化痰,和山药同用,更是相得益彰。山药被称为“神仙之食”,《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补益药,薏米被称为“益寿的仙丹”,芡实则在医书中记载“久食延龄益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