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克拉夫|福柯和以文本为方向的话语分析

(0)

相关推荐

  • 东西《后悔录》中的性压抑叙事

    这个文本可以将性看作是权力压抑的典型文本,把话语权力看成是否定性的效果:排除.拒斥.否定.阻碍.掩藏等等.这是福柯前期研究所采用的角度,后来他认为否定性的权力概念不够充分,即在<性经验史> ...

  • 对福柯对精神分析之批评的拉康派的回应(下)

    对福柯对精神分析做出的批评的一个拉康派的回应(下) 译者:王婧 成都精神分析中心普通会员,拉康派精神分析研习与实践者 校对:张涛 原文出自Fink<对抗理解:以拉康派的钥匙开展的评论与批评> ...

  • 福柯说权利与话语

    一边读一边在想,福柯的这些想法在当时一定引起轰动.比如有人会说福柯你好阴暗啊,怎么能这么悲观的看待世界?福柯一定大概会有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辛酸与众人沉浸于被操纵的话语却不知的无奈.有人会说福柯你否定了 ...

  • 见证中国独立影像:幸存者与神圣人(五) 完结篇

    本章节为媒体研究者周湄撰写的<影像见证:幸存者和神圣人>的最后一个部分.全文洋洋洒洒近五万字,周湄通过接触这些导演与他们的作品,并结合对观影空间的感受,探讨影像写作与公共议题.社会参与.历 ...

  • Substitution——换人的历史

    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许多足球比赛的规则,其实并不从一开始就有的,比如换三个人的制度,实际上是从1990年代才开始.关于换人,还有段历史可以讲讲. 今天历史考究说第一次使用换人的世界大赛,是1954年世界 ...

  • 《卡门》中的性逆转叙事

    ‍ 这个文本的连接是卡门-唐何塞的关系.这对关系中,唐何塞自始到终都是被动的角色,而卡门是拥有着强大的自我主体性的"魔鬼",有论者将卡门称之为"恶之花".文本中 ...

  • 郁达夫《茫茫夜》:于质夫的三段“恋”

    在<茫茫夜>这个文本中,它的结尾戛然而止,因此作者之后所写的<秋柳>接着这个结尾,两个文本连接在一起形成比较完整的叙事.可以简约成吴迟生-于质夫-海棠.碧桃这样一个连接.在分析 ...

  • 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的性暴力叙事

    这个文本的故事很简单,即:"整起事件很可以化约成这第一幕:他(李国华)硬插进来,而我(房思琪)为此道歉."这是这个文本最核心的故事,这一简单的语句可以让读者直接体会到这个性暴力叙事 ...

  • 德勒兹: 什么是装置?

    福柯哲学通常被说成是具体"装置"(dispositif)或设备的分析.但什么是装置?首先,它是一束错综复杂的团簇(écheveau),一个多线条的整体.它由不同性质的线条组成.在装 ...

  • 福柯:性与权力的关系

    选自<福柯.<性史>与生活的艺术> 福柯是一名"戴面具"的哲学家.他早年求学巴黎,学习心理学.哲学.之后,工作.讲学于瑞典.波兰.德国.突尼斯.巴西.日本. ...

  • 福柯最后的哲学思想

    作者简介:汪民安,文学博士,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4). 人大复印:<外国哲学>2021 年 02 期 原发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 年第 ...

  • 张容南:关于现代自我认同的争论——泰勒与福柯、哈贝马斯之争

    张容南 作者简介:张容南,1982年生,重庆人,伦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与政治哲学. [摘 要]认同是现代性的核心问题.本文从查尔斯·泰勒的两部经典著作 <自我 ...

  • 米歇尔 · 福柯丨社会控制机制的形成

    真理与司法形式 米歇尔·福柯 / 文 郝晓宇 / 译 1973年5月21-25日,福柯在里约热内卢的罗马天主教大学作了五次讲座,也就是"真理与司法形式".我们将陆续推送这五次讲座的 ...

  • 福柯:性与权力

    福柯是一个同性恋者,现代性史的写作对他来说一定是倾注了特殊的个人感情的一件事.福柯的传记作家透露,福柯在青少年时代因性取向遭了不少罪,因为20世纪40和50年代的法国社会大多以此为耻或为此感到愤怒. ...

  • 米歇尔 · 福柯丨规训社会的形成

    真理与司法形式 米歇尔·福柯 / 文 郝晓宇 / 译 1973年5月21-25日,福柯在里约热内卢的罗马天主教大学作了五次讲座,也就是"真理与司法形式".我们将陆续推送这五次讲座的 ...

  • 福柯丨真理与司法形式(第二讲)

    真理与司法形式 米歇尔·福柯 / 文 郝晓宇 / 译 1973年5月21-25日,福柯在里约热内卢的罗马天主教大学作了五次讲座,也就是"真理与司法形式".我们将陆续推送这五次讲座的 ...

  • 米歇尔 · 福柯丨真理与司法形式(第一讲)

    真理与司法形式 米歇尔·福柯 / 文 郝晓宇 / 译 1973年5月21-25日,福柯在里约热内卢的罗马天主教大学作了五次讲座,也就是"真理与司法形式".我们将陆续推送这五次讲座的 ...

  • 福柯 | 20世纪法兰西的尼采

    哲思优选 收集人文通识讲座信息,优选推荐文创周边. 公众号 二战结束后,法国巴黎仍然是西方时尚文化不断翻新的文化中心,存在主义.新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不断翻新.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