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道德的余庆,才是真正的“家有余庆”
相关推荐
-
胡说《老子》60 —— 善啥不啥
原创胡涂医 胡涂医 今天 胡说老子60-善啥不啥.m4a 音频: 00:00 / 06:45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谆谆告诫,往复杂处折腾就不对.可是我们这颗凡心,最爱的就 ...
-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四章,意思是,修道于身,其德用淳真.修道于家,其德行有余.修道于乡 ...
-
《道德经》能读 第六十八章
<道德经>能读 第六十八章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而敌自服也.善用人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此章名曰:不与者生. 以道立身,人无 ...
-
如何理解“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为什么要“祭祀不辍”?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道德经& ...
-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试问所建、所抱者何?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
-
每天学点心理学之847:行善之人有福报积德之家有余庆是精神能量守恒定律使然。/抽动障碍
短暂性抽动障碍 诊断标准 特点为急性单纯性抽动,常限于某一部位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群,发生运动或发声抽动. ...
-
南怀瑾先生:传给子孙“治家之道”,后代自然“家有余庆”
◆ ◆ ◆ ◆ ◆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这个道理发展到做人做事,乃至修身齐家,老子的本意,也是以道治,而不是绝对的无为. 西方亦颇有人研究道家文化,尤其是<老子> ...
-
著名国际摄影大师吴家林亲临庆城 参加全国首家“吴家林庆城摄影工作室”揭牌
2018年9月25日至28日,被誉为"走上国际影坛的著名国际摄影大师--吴家林先生,及夫人吴月华,女儿吴昭红一行,亲临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甘肃庆城,参加全国首家"吴家林庆城摄影工 ...
-
吕蒙正《寒窑赋(版本二)》:人能学积善,家有余庆。#经典#诗词 #朗诵
吕蒙正《寒窑赋(版本二)》:人能学积善,家有余庆。#经典#诗词 #朗诵
-
南怀瑾老师:我们如果不读古书,那才真是愚蠢
作者简介 南怀瑾(1918年-2012年),出生于中国浙江,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
-
南怀瑾老师:不会说话很难成事,能够做到这样才会善于讲话
中国文化法家的著作<韩非子>,其中有一篇<说难>,意思是讲说话非常难.尤其是古代帝王时代,一个好的建议或一个批评,讲的时候要准备有被杀头的后果.话讲对了,也许只是"片 ...
-
南怀瑾老师:什么才是真正的事业
这是一个好像最讲民主平等自由的时代,其实现在全世界的皇帝姓"钱",都是钱做主,以钱来决定贵贱,没钱就没自由.没有真正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修养.学问修养,有的只是乱七八糟的所谓个 ...
-
南怀瑾老师:有大的人生经验才明白其中都是一字千金
"可以生,可以死,得生得死,有矣:不可以生,不可以死,或死或生,有矣",你看这些文字是什么文章?好像是莫名其妙,把字堆起来而已,看是衍文,多余的.如果你懂了历史上的故事,有大的人生 ...
-
南怀瑾老师:凡事不能做绝,留一点路给人家走才好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缺憾的世界.但是也有人通了的,晓得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个缺憾的世界.像曾国藩在晚年,就为他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要求自己有缺憾,不要求圆满.太圆满就完了,做人做事要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