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帆:梅兰芳与齐白石的墨缘与戏缘
相关推荐
-
好书推荐 | 《人生若寄》齐白石手写的那些日记、诗稿和书信
早年的齐白石有一手画照片的绝活儿 胡沁园像 齐白石 未装裱 18.3×26cm 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藏 北京画院收藏了白石老人众多作品,其中内容最丰富的,当属齐白石的手稿,包括日记.书信.自传.润格.诗 ...
-
刘晓林:启功与齐白石的“绝交”
启功与齐白石的"绝交" 刘晓林 启功与齐白石,两位先生在艺术界已然成为彪炳青史的人物.后者曾是前者的师父,但时间不长便终止了!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
-
齐白石的日记、诗稿和书信
北京画院收藏了白石老人众多作品,其中内容最丰富的,当属齐白石的手稿,包括日记.书信.自传.润格.诗稿等,这些最为"私密"的内容,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齐白石. 齐白石与李苦禅书 齐白石& ...
-
我读韩羽《我读齐白石》 | 续小强
齐白石<牡丹>北京画院藏 <白石老人自述>是一本极薄的小书.虽薄虽小,我却以为,这是走近齐白石最重要的一本书.罗家伦的话讲得好,"这是一篇很好的自传,很好的理由是朴实 ...
-
张一帆:梅兰芳与整理改编版《十五贯》
1955年11月,浙江省委文教部副部长.省文化局局长黄源在陪同上海电影局局长张骏祥看了浙江国风昆苏剧团演出的<十五贯>后,很为激动,随即开展对<十五贯>的整理改编工作,最初他发 ...
-
张一帆:梅兰芳的戏曲理论见解
梅兰芳先生 梅兰芳本人在1949年以前除了艺术上的创作以外,是鲜有署名文章问世的.这可能与他的性情温良,言辞谨慎,不善语言表达的性格特点有关,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没有自己的理论见解.关于这个问题,假如 ...
-
张一帆:名实之辨——对梅兰芳“‘移步’而不‘换形’”说的时代解读
1949年,对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而言,是一个忙碌而不平凡的年份. <梅兰芳艺术年谱> 根据<梅兰芳艺术年谱>[1]的记载: 春天,他欣然接受夏衍和熊佛西的动员,留在上海迎接新中 ...
-
【羽墨飘香(1903期) ●:缘泉】伟大诗人毛泽东 // 主播:善行.
伟大诗人毛泽东 作者::缘泉.主播:善行主编:.玫瑰 收听以上朗诵音频 隆重推荐 伟大诗人毛泽东 你从湘江北去的浪花里走来 你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走来 你是千古风流人物 你开创诗词新时代 你把李白的浪 ...
-
荡荡马路 ‖ 利西路,这条小马路,竟然住过这么多名人……(记者、摄影:李媛媛、张一帆)
利西路,是一条窄窄蜿蜒曲折的小马路,在长宁并不起眼.但只要你走进去,就会发现这小路内藏乾坤,多位名人大佬都曾在这里住过,而且那些别墅住宅,风格独特,值得探究. 利西路位于长宁区东部,东起江苏路,西至安 ...
-
时间不语‖文/张一帆
时间不语 时间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吗? 如果可以的话,那世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除不尽的苦难,舍不掉的离别. 从一个声音,一丝气味,一句招呼,或者一个皱眉,让人心挂而揪的,往往就是酒杯上面的冰.终于喝下时,冰 ...
-
张一帆:还珠楼主与他的小说《十五贯》
1956年7月,上海京剧院在院长周信芳的率领下,冒着酷暑赴杭一周,一对一地向浙江昆苏剧团<十五贯>剧组主要演员学习每一个人物的表演,回到上海后,8月3日,就举行了第一次彩排[1],而7月2 ...
-
张一帆 | 跨进“新生”的“第一步”——重读《伤逝》
<伤逝>连环画插图(姚有信作) 编者按 <伤逝>是鲁迅小说中向称难解的一篇,尤其对涓生形象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张一帆博士尝试贴近涓生自身的思想逻辑,指出涓生通过"手 ...
-
张一帆:《一出戏怎样救活了一个剧种——昆剧〈十五贯〉改编演出始末》
<一出戏怎样救活了一个剧种--昆剧〈十五贯〉改编演出始末>,张一帆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21年8月版. 内容简介 一出戏(整理改编本<十五贯>)救活了一个剧种(昆剧),这个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