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夫《​​有您,真好》 指导教师:李佳佳

(0)

相关推荐

  • 【有声童谣】“金陵儿歌王”的童谣5首

    "隆重推荐" ❖ 朗诵:阿俊 选稿:童子童谣 附:高恩道童谣专辑 第一首 抗疫情 不出门 抗疫情,不出门, 在家协助搞卫生. 写写诗,画画画, 夸夸护士和医生. 看电视,听广播, ...

  • 程俊||围炉,我们今生有约

    进入围炉之前,我是个资深驴友.周末,黄梅不同海拔的山几乎都有我的脚印,就连黄梅周边的安徽.武穴和江西也经常出现我驴行的身影.不仅如此,我还背着帐篷登上了云中草原武功山,五岳中的泰山.华山.衡山也都被我 ...

  • 程俊|叫一声奶奶 泪如雨下

    涧边幽草|忆奶奶 奶奶是个满脸沧桑的小脚女人,听村里的老人说,爷爷很早就过世了,奶奶带着七岁的父亲和三岁的姑姑,靠老舅爷的帮助和接济度日.在我印象里,她脾气很好,也很胆小怕事,一生从没离开过村子,甚至 ...

  • 程俊:那一盘飘香的粉蒸肉

    投稿邮箱 297235310@qq.com   国庆节期间,远在四川的儿子携儿媳一起回家了,儿子说这次回家哪儿也不去,要在家里吃我亲手做的饭菜,他已经馋我做的粉蒸肉好久了.    粉蒸肉是黄梅餐桌上的 ...

  • 程俊:故乡的苕果儿

    "有女莫说(嫁)秃山(独山)镇,苕吃苕渗(下饭)苕垫困",这是儿时每年红薯成熟时节,奶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虽不知道独山在哪儿,但是从奶奶的话里,我却知道了独山是一个苕很多的地方 ...

  • 程俊:黄梅腊八豆豉香

    每到腊月初八这天,黄梅有吃腊八粥的风俗.还因为天冷,所做的豆豉保存的时间长,味道特别鲜美,会持家的家庭妇女都会在这一天做豆豉,称作腊八豆豉.我家也不例外. 奶奶曾说过,做腊八豆豉的豆子得粒粒是好的,所 ...

  • 程俊:渐行渐远的乡村割猪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父亲今天没出去干活,他在家里等王叔叔.     王叔叔叫王庆云,是个兽医,大人们当面都管他叫小王或王师傅,背地里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称他"割猪佬",真名人们似乎 ...

  • 【黄梅记忆】程俊|绮(qi)鞋垫

    程俊|绮(qi)鞋垫 奶奶在世眼睛还好的时候,一有空就拿出她的针线笸箩做手工,我常常在一边帮忙,给奶奶递个剪刀呀,帮奶奶穿个针什么的,我看得最多的还是奶奶纳鞋垫,黄梅话也叫绮(qi)鞋垫. 听奶奶说绮 ...

  • 程俊|奶奶的咸辣椒

    程俊|奶奶的咸辣椒 每年交秋后,奶奶总会做许多咸辣椒,有剁辣椒.腌辣椒.酸辣椒.那时没有大棚蔬菜,也没有冰箱,留点新鲜辣椒过年也得用沙子或灶灰煨着,这样可以吃得久一点,但这也毕竟有限,过冬基本还是靠着 ...

  • 程俊||打豆腐

    年一天天近了,周末跟先生一起把给婆婆办的年货送回家,车刚停稳,就听隔壁的仙凤姐喊我:"二嫂,快,快来喝点水豆腐,刚出锅的."我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凤姐舀了一大碗,加点白糖搅拌后,递 ...

  • 程俊||乡村土灶 心中永远不会磨灭的情怀

    春节前,我回到了老家,家里的一切如旧.稍息片刻,就到厨房煮饭,占据厨房的大部分空间的依旧是那憨憨的半圆形土灶,围着灶台转了一辈子的奶奶已经不在了,母亲也已年迈,不知不觉,围着灶台转的人已经换成了我.我 ...

  • 程俊||奶奶的纺车

    程俊||奶奶的纺车 在我老家的阁楼上,有一辆摇车,那是奶奶的纺线车,是奶奶留下来的遗物,它跟我儿时睡的窠筒(一种木制的孩子睡觉的东西).轿奈(木制的小孩子坐的,下面有四个小木轮子).水车.板车.犁.耙 ...

  • 【四川】程俊博《校园的四季》指导老师:陈鑫

    校园的四季 达州东辰国际学校 程俊博 校园的一年四季各有它美丽的地方,和我一起去看一看吧! 春天,万物复苏,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夏天,蝉在 ...

  • 程俊:掿酸菜

    "卖高杆白哟!又鲜又嫩的高杆白要啵?"周末的一天早晨,一个七十左右的大爷坐在他的电动三轮车上,卖力地吆喝着.他的电动三轮车后面的车厢里,放着一捆捆高杆白,菜已经远远地超出了车厢的高 ...

  • 分别

    明天就要离家出门了,心里知道这一次不太一样,与疫情有关,但又关系不大. 第一次在家过了一个多月的年,完完整整:第一次体会到从老家回长沙,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情感:第一次有了难以放下的牵挂,奶奶身体不好,不 ...

  • 程俊:最忆锅边蒸菜香

    投稿邮箱 297235310@qq.com 周末,我和桃子最喜欢的去处是琴家.琴家位于县城西郊的一个家庭农场,农场里有好几口鱼塘,鱼塘的外围还有些许田地,勤劳能干的琴在田里种着水稻,地里种菜,吃的米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