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作又搞笑的《儒林外史》,随处可见的世俗智慧
相关推荐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清代初中期文学之五:吴敬梓
中国清代初中期文学之五: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 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官僚世家,祖辈有不少达官显贵.但是到了他父亲时,家道已经衰落.他父亲只中过拔贡,晚年出任 ...
-
评述《范进中举》
评述<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比较著名的一部讽刺性小说,作者吴敬梓生活的时代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同,都是属于十八世纪上叶,但吴敬梓生活 ...
-
范进中举后为啥突然疯了?把他的官职放到现代,你就知道了
古话都说,人生有四喜四悲,其中就有金榜题名之喜,举子落第之悲,这一喜一悲全赖科考.喜的是科举有成,悲的是科举落榜,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出现和正式使用的,一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才结束.中间持续了一千 ...
-
生活就像一次范进中举
No.495 在我的学生时代,嘲笑过三个人,一个是泯然众人矣的方仲永,一个是"孔乙己,你又偷酒喝"的孔乙己,还有一个则是中举的范进. 年少无知,从书本上来学来的知识毕竟还需要一些 ...
-
范进中举后为何发狂?
史家霸唱 发布时间:2020-12-16 01:01:23 范进中举后为何发狂?若你把他当的官放到现在,你可能比他还激动 记得读书那会,语文书上挺多课文都是节选自古代名著小说,<红楼梦>. ...
-
《范进中举》之其余
课文<范进中举>由于是节选的章节,所以一些相关内容如果不读原著则看不到.现结合<儒林外史>有关部分予以补充与丰富. 1.宗师其人 课文中有这么一个情节:范进欲去乡试,向胡屠户借 ...
-
范进中举后喜极而泣,把他中举后的待遇放到今天,你估计比他还疯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基本上都学过出自儒林外史的经典文章--范进中举,范进是个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家里一个老娘一个屠夫女儿的妻子.多年科举考试屡试不第不仅让范进丢光了面子还让贫寒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这让四邻和 ...
-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学生小论文3篇)
浅谈<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特色 孙榕 摘要:作为书中最为显著.最具成就的艺术特色,讽刺艺术是读<儒林外史>时不可不研究的.本文即从"讽刺情感""讽刺 ...
-
作文素材 | 鲁迅、陈独秀、茅盾对《儒林外史》的评价
如果你不相信 克制是通向幸福境界的门钥匙 放纵肯定更不是 廖一梅 <悲观主义的花朵> 嗨,晚上好呀! 刚刚过去的五一,大家都去哪里嗨皮了呢,经历了前两年假期出游的人山人海之后, ...
-
清朝历史人物——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儒林外史》的作者)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年54岁.幼即颖异,善记诵.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一生创作了大量的 ...
-
《儒林外史》
文/肖旭 吴敬梓(1701-1754),安徽全椒人.出生于康熙后期,主要创作活动是在雍正.乾隆初期.他生长在一个官僚的家庭里,却又经历了顿入困境的过程.23岁时,他的父亲去世,在这样的生活经历中,他更 ...
-
《儒林外史》的艺术特点
文/肖旭 <儒林外史>的结构独具特点.全书没有贯穿人物和主要事件,却有整体的布局,作者安排了楔子和尾声,开始介绍王冕,结尾描写四个市井奇人,互相映衬,体现了作者的思想.作者在反对科举制思想 ...
-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之探窥 ——兼析范进艺术形象
文/肖旭 <儒林外史>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 ...
-
《儒林外史》的版本
<儒林外史>的版本 嘉庆八年以后,<儒林外史>有多种版本流传,主要的有:嘉庆二十一年(1816)艺古堂刻本和清江浦注礼阁刻本,嘉庆.咸丰年间苏州潘世恩的抄本,咸丰.同治年间黄小 ...
-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知识梳理
课件分析 知识要点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贯穿全文,全书的思想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科举制度及儒林人士的严峻批判和辛辣讽刺:一是对理想社会和道德楷 ...
-
中考语文名著《儒林外史》知识点汇总(附习题)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雍正诸生.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工诗 ...
-
《儒林外史》里喜交名士的娄家公子为何总是翻船?
作者:刘樱姝 <儒林外史>里塑造了许多举业不成的人物,他们或可怜.或可悲.或可叹,但娄家公子却是为"搞笑"而存在的. 这两位一品大员家的公子,出生富贵,人品不坏,就是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