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的“根”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正身歌诀

领起神明升百会、松身勾尾裆成环;

沉肩坠肘鼓命穴、含胸拔背气归丹;

松膝座胯缠双腿、裆劲下行势如山;

下实中束上虚灵、松正沉稳此为关;

下盘歌诀

下盘双腿乃吾根、支撑八面合全身;

裆劲下行缠双腿、重随胯换虚实分;

胯根合得彻地意、合沉升起活灵稳;

源腰起足合下盘、合足腿力整方真。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是说懂劲阶段训练的是神经的灵感程度,是通过神经感应的灵敏来判断对方来力的轻重、虚实和方向。

如何理解虚实和轻灵,虚实和轻灵是相辅相承的。分不清虚实,就达不到轻灵;没有轻灵,就不可能完全分清虚实。虚实和轻灵的标准就是:上下一条线,脚下阴阳变。

“上下一条线”的体表特征。在行功走架中,一招一势都能感觉到从头顶的百会穴,通过命门,直通脚下涌泉穴有明显的经络流动感觉,这种感觉好像有一根细线牵连着,富有很强的弹力,伸缩自如。左侧经络的一线牵感觉更为明显。为何左侧明显,应该是与拳势动作有关。练拳中,这种感觉很特别,好像整个人从上到下被一根线串连着,此时的人就像是提线木偶,只感觉到体内的“线”,没感觉到身上的肉和关节等,也许这是幻觉,但却是练拳过程中的切身体会。

 “脚下阴阳变”的体表特征:

拳论上讲的轻灵、虚灵,不应是指四肢动作的轻重、快慢。应该是讲究阴阳的变换。阴阳变换是自然变化。在练拳过程中,体会阴阳变化的过程:感觉如行云流水,脚下生风,步履轻盈,每提脚迈步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的,不仅活动脚是飘逸的,支撑脚也没感觉到更多的份量。每一步不是脚踏实地,而是感觉到如脚踩绿茵,是那么的柔软,且能感觉到些许温热。

这种阴阳的变换,应理解为体内能量的变换,能量的活动。

练拳中,能感觉到两腿前后部温热不一。腿前部较温热些,感觉到有股热流向下涌动;而腿后侧则感觉到有凉风上抽,膝关节处更能感觉到冷热交替和能量涌动。相对应的手臂也是如此。手臂外侧明显有能量涌动的感觉,肘关节也膝关节感觉类同,有涌动、鼓胀的感觉。手掌随拳势而感觉不一,经常出现的体感是手掌生风,好像有微风从掌心拂过;最佳感觉是体会到指甲缝有电麻感,且是外放的,好象向外放电似的。

训练到如此境界,自己感觉不出自己的份量,也感觉不到自己身体结构,一切动作都是自然运动,四肢百骸都是受内在能量驱使而动,还可感觉到皮下有气流层似的,能吸、能粘、能鼓、能转。总之,此阶段练拳其乐无穷,此时要找一个更贴切的词来表达此时的感受的话,我想应该是'幸福 '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