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解-序

(0)

相关推荐

  • 初读之二十二:《系辞上传》第二章古义另译

    原文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译文: 1.古之圣人,乃指闻声知情.通达事理,具杰出睿智.能大而化之,受万人景仰之君子. 2.圣人是通过" ...

  • 蒙求 二

    蒙求  二 蒙求  二 [原文] 匡衡凿壁,孙敬闭户.郅都苍鹰,宁成乳虎. 周嵩狼抗,梁冀跋扈.郗超髯参,王珣短簿. 匡(kuāng)衡凿壁,孙敬闭户. [注释]<西京杂记>卷二:&quo ...

  • 冯道《天道》原文、译文注释

    [唐代] 冯道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展开全文 #冯道幕客#唐代诗词 目录 / 原文 / 注释译文 / 作者简介收藏/ ...

  • 天人解-16卫气出入

    四圣心源--天人解---卫气出入 [原文]卫气,昼行阳经二十五周,夜行阴藏二十五周. [译文]卫气白天运行阳经二十五周,夜间运行阴藏二十五周. [原文]卫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足太阳之睛明始.睛明 ...

  • 天人解-15营气运行

    四圣心源--天人解---营气运行 [原文]水谷入胃,化生气血.气之慓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血之精专(精纯专一)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营卫运行,一日一夜,周身五十度.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 ...

  • 读天人解阴阳

    <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治病的最高境界就是平 ...

  •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五行生克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盖天地之位,北寒南热,东温西凉.阳升于东,则温气成 ...

  •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阴阳变化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 ...

  •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脏腑生成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 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 ...

  •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气血原本

    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午半阴生,阴生则降,三阴右降,则为肺金.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子 ...

  •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精神化生

    肝血温升,升而不已,温化为热,则生心火:肺气清降,降而不已,清化为寒,则生肾水.水之寒者,五藏之悉凝也.阴极则阳生,故纯阴之中,又含阳气.火之热者,六府之尽发也.阳极则阴生,故纯阳之中,又胎阴气.阴中 ...

  •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形体结聚

    肝主筋,其荣爪:心主脉,其荣色:脾主肉,其荣唇:肺主皮,其荣毛:肾主骨,其荣发.凡人之身,骨以立其体干,筋以束其关节,脉以通其营卫,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肤. 皮毛者,肺金之所生也,肺气盛则皮毛致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