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豆腐泔水、豆腐浆、豆腐皮、豆腐渣的功效


豆腐


来源: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加工制成品。

性味功效

《中药大辞典》
"甘,凉。"
入脾、胃、大肠。
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治赤眼,消渴,休息痢;解硫黄、烧酒毒。
《中华本草》
甘;凉
归脾;胃;大肠
泻火解毒;生津润燥;种中益气。主目专业人员肿痛;肺热咳嗽;消渴;休息痢;脾虚腹胀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煎汤,10-30g。


豆腐泔水


【来源】

为压榨豆腐时沥下之淡乳白色水液。

性味功效

《中药大辞典》
性清凉。"
通便,下痰,通癃闭。"
《中华本草》
淡;微苦;凉
归心;大肠经
通利二便;敛疮解毒。主大便秘结;小便淋涩;臁疮;鹅掌风;恶疮

【用法用量】

内服:冷服或温服,30-150ml。外用:适量,煎熬浓稠后涂搽。


豆腐浆


【来源】

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制成的浆汁

性味功效

《中药大辞典》
"味甘微咸,性平。"
补虚润燥,清肺化痰。治虚劳咳嗽,痰火哮喘,便秘,淋浊。
《中华本草》
甘;平
归肺;大肠经
清肺化痰;润燥通便;利尿解毒。主虚劳咳嗽;痰火哮喘;肺痈;湿热黄疸;血崩;便血;大便秘结;小便淋浊;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

内服:50-250ml。


豆腐皮


【来源】

为豆腐浆煮沸后,浆面所凝结之薄膜。

性味功效

《中药大辞典》
性味甘,性平。"
清肺热,止咳,消痰。
《中华本草》
甘;淡;平
归肺;脾;胃经
清热化痰;解毒止痒。主肺寒久嗽;自汗;脓疱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豆腐渣


【来源】

为制豆腐时,滤去浆汁后所剩下的渣滓。

性味功效

《中药大辞典》
治疮疡肿毒,大便下血。
《中华本草》
甘;微苦;平
归心;大肠经
解毒;凉血。主肠风便血;无名肿毒;疮疡湿烂;臁疮不愈

【用法用量】

内服:炒黄,清茶调服,9-15g。外用:适量,涂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