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七:《孟子•尽心章句上》赏析(13.1—13.46)

(0)

相关推荐

  • 《孟子》导读(六)——梁惠王章句上(8)

    一.梁惠王章句上 8.不为者与不能者 [原文] 王(yuè)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cǔn)忖(duó)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 ...

  • 《孟子》导读(四)——梁惠王章句上(4-6)

    一.梁惠王章句上 4.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tǐng)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 ...

  • 孟子尽心章句上

    尽心章句上 莫非命也,顺受真正 [原文]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译文] 孟子说:"一切都 ...

  •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六节》原文翻译解析

    尽心章句上·第十六节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译文 孟子说:"舜居 ...

  • 篇七《孟子•尽心章句下》赏析(14.1——14.38)

    [本篇引语] 本篇是<孟子>全书的最后一篇,内容仍然很丰富,其中有一些著名的章节和名言警句.全篇原文共38章. [孟子·尽心章句下>卷14·1] [原文] 孟子曰:"不仁哉 ...

  • 篇六:《孟子•告子章句上》赏析(11.1—11.20)

    [本篇引语] 本篇集中讨论人性问题,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一说是墨子的学生)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 ...

  • 篇五:《孟子•万章章句上》赏析(9.1—9.9)

    [本章引语] 本篇以长文为主,内容几乎全是有关尧.舜.禹.汤.孔子百里奚等三代贤王和春秋贤人的事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一般读者读来较为生涩,全篇原文共9章. [孟子·万章章句上>卷9·1] ...

  • 篇二:《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赏析(3.1—3.9)

    [本篇引语] 公孙丑上本篇前两章记载盂子与学生公孙丑的对话,其余均系孟子个人言论的记录.总起来说,仍以政治学说,尤其是"仁政"理论为主.即便是说到其它方面的问题,也往往落脚于&qu ...

  •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1反身而诚知耻自得

    题文诗: 孟子有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天性, 则知天矣.存其童心,养其天性,所以事天. 夭寿不贰,修身俟之,所以立命,莫非命也, 顺受其正;故知命者,其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其真情,正道而死,正 ...

  •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2乐义存神过化善教

    题文诗: 孟子之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 人之知我,我亦嚣嚣,人不知我,我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孟子告曰:尊德乐义, 可以嚣嚣.故士义正,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达 ...

  •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3良知亲敬情达正己

    题文诗: 孟子有曰:人者之所,不学而能,其良能也; 不虑而知,其良知也.孩提之童,而无不知, 爱其亲者;及其长也,而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真情所至,达之天下. 赤子童心,人人本有.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