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四)

(0)

相关推荐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56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这一条的字面意思是说病家六七天没有解大便了,还有身热.头痛的表现,最常见的情况是阳明 ...

  • 7伤寒论35

    感冒浑身疼 不出汗 脖子僵硬 麻黄汤-老庞白话伤寒论 原创2021-06-09 10:42·庞氏中医 海阳庞氏中医 本文为<老庞白话伤寒论>视频讲座文稿,视频连接在文章底部,结合文字与视频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四)

    伤寒论第71条辨: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表症,使用发汗法,汗出很多,会使津液受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四)

    伤寒论第66条辨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 原文解释:发了汗以后,致脾虚气滞,腹部出现胀满的,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治. 发汗以后,导致了脾虚气滞,腹部出现胀满,关于胀满,有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九四)

    只要出现了一个心烦,腹满,还有卧起不安,腹满的时候,有实证和虚证.如果是实证,就是我们前面学的承气汤证,前面讲得不够详细,后面进入阳明篇,就会详细介绍承气汤.虚证,那就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实证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一四)

    伤寒论第100条辩: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原文解释:伤寒症,脉浮候滞涩,沉候弦劲,按理当有腹中拘急疼痛的症状,治疗应先用小建中汤:腹痛没有好的,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十四)

    桂枝汤,我们前面讲过,是调和营卫的,炮附子是回阳固表的,汗流得太多了,表虚的时候就会用到炮附子来固表,总之就是脱水太严重,津液丧失得太多,这个时候就是用炮附子的时候,当然单用炮附子是不行的,必须要加上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四)

    伤寒论第110条辨: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已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九0)

    伤寒论第76条辨"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这大多是发汗发太过了,所以喝水少少与之就好了:喝太多了,胃没有办法把水消化掉:水会停在中焦,肺气就没有办法下降.正常的津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一)

    后面的几条是发汗的禁忌,开发表药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些禁忌,张仲景立下了法则. 伤寒论第84条辨: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 原文解释:这里提到一个词"淋家",就是平素患有小便淋漓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二)

    伤寒论第86条辨: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原文解释:衄血许久的病人,多阴虚火旺,不能用发汗法.若误发其汗,就会出现额部两旁凹陷处的动脉拘急.两眼直视.眼球不能转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