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65|勤必能补拙

(0)

相关推荐

  •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论语新解·钱穆] 善人之道:犹言善人之行为.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善人质美,行事一本天性,故能不践迹,犹谓不照前人脚印走路,即不依成 ...

  • 论语: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7-26)

    孔子对于春秋末期社会礼崩乐坏的现实状况,感到非常绝望.孔子认为,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很难找到自己观念中的"圣人""善人",只要还能看到"君子" ...

  • 论语:论笃是与(11-21)

    孔子强调察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言行一致才是真君子,以此告诫弟子们不但说话要笃实诚恳,而且要言行一致.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注释] 论 ...

  • 薛永武:孔子的大学习观与择善和改不善的价值选择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薛 说 人 才 论 语 新 说 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这与他重视主观努力.具有大学习观是分不开的,也与他具有择善和改不善的正确价值选择密切相关. ...

  • 论语:子张问善人之道(11-20)

    在孔子的话语体系中,善人是比圣人低一层次的人.他们虽然不因循守旧,而且也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创造,但还是难以达到圣人之境.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注释] 善 ...

  • 素说《论语》:述而篇(二十五)

    素说《论语》:述而篇(二十五)

  • 再读论语滋味长13

    (一) <大学>一共1753个字, 其中经205个字,传1548个字 1548个字是用来解释205个字 201个字是用来解释4个字 那四个字叫: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 ...

  • 如何成为领先的少数人?孔子说了这6个字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孔子界定人的四个标准: 圣人 > 君子 > 善人 > 有恒者 子曰:圣人,吾不 ...

  • 【《论语》阅读札记(十九)】/ 傅安平

    <论语>阅读札记(十九)   傅安平         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士见危致命" ...

  • 《说一点九年级英语,“勤”必能“补拙”》

    通过仔细研究.思考,我发现九年级的英语教材,着重对知识点的总结归纳,而且这种学习,非常需要有一种"专业"的学习精神.         对学生们来说,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英语基础 ...

  • 如果勤不能补拙?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勤能补拙"是一个认知范围非常广泛的成语,也容易顾名思义,同时还代表着实用性非常高的道理.勤能补拙强调的是习惯和坚持的重要性,类似理论有著名的" ...

  • 【联逢对手】第299期出句:补拙以勤,后进突围凭后劲(甘肃定西 陈宝林)

    [联逢对手]第299期 出句:补拙以勤,后进突围凭后劲(甘肃定西  陈宝林) 机关:后,重字:后进/后劲,谐音. 为方便收集整理对句,特做如下要求: 1.对句请在本公众号文末点击 写留言 跟帖即可:如 ...

  • 每日笔记(7月10日)勤并不能补拙

    每日笔记(7月10日)勤并不能补拙

  • 我们的下一代需要好好补一课-弟子规(老祖宗留下的启蒙教育经典教材)

    最近,在家没事重操旧业学习写毛笔字,买宣纸的店家给我送了一本<弟子规>帖子,我自称也是看了不少书(其实我粗略估计有50%以上的我这样的中年人没有看过这本书),却发现我是第一次仔细看.< ...

  • 不惰出众惰出局,辛勤补拙勤治愚

    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不惰者,众善之师也."不惰,即为辛勤.辛勤是一切善事善行的老师:辛勤老师让善事善行化作与众不同,让人成为佼佼者. 宋代理学家程颐说:" ...

  • 【榜上诗家】陈江||补拙应勤始笃信,畅于其所不徘徊。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诗家简介 陈江,本名陈磊,景德镇人.中共党员,退休前一直从事行政工作.业余时间爱好文学,音乐,有小说,剧本,杂文散见于杂志,报刊.退休后开始学习古诗词写作.迄今在各 ...

  • 静坐悟道:补拙用勤

    ​静坐悟道,补拙用勤 一一愿我的思索能拓展您的空间 21世纪是智慧的时代. 我以为:当我们具备了足够的能力还有价值,成功和财富自然会不请自来. 我在当我本应与同龄人都还应该在学堂里上学的时候,为生计所 ...

  • 白居易: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静破烦.勤消拙,这是古人留下的智慧,也是我们修身养性所应恪守的法则.白居易曾经在诗中写道:"候病须通脉,防流要塞津.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这首诗告诉我们,要想消除烦恼,就要保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