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赏析/《故乡》[德国]戴默尔

《作者简介》:戴默尔德国诗人。生于文迪施·赫姆斯多夫。曾在柏林、莱比锡等地攻读科学,后从事新闻工作。1895年以后专心致力于文学。主要作品有诗集《解救》、《女人与世界》,叙事组诗《二人》、《维纳斯变形记》等,戏剧《同胞》、《博爱者》、《米歇尔·米夏埃及》等。思想上深受尼采的影响,在创作中常以爱的力量、神秘的宗教体验为主题。语言富于感染力,意象生动而具有象征意味,被称为德国印象主义与表现主义的先驱。

《诗歌原文》

即使是在父母的旧居,

在黄昏时也没有安静?

我憧憬地倾听室外

白杨高树呼啸的声音。

我听到门户轻轻地响,

母亲拿着灯走进房中;

哦,母亲,我的一切憧憬

全消沉在你的光辉之中。

(钱春绮 译)

【赏析】

1890年前后,德国文坛上出现了新的气象,这就是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兴起。它们的出现与尼采和柏格森的哲学思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20世纪初相继出现的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是包容在现代派中的两个重要流派,它们都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构成了当时文坛的重要力量。在德国文艺界,从1890年开始使用“印象主义”这一术语,一批年轻的作家、诗人很快成为印象主义的鼓吹者和实践者,如戴默尔、格奥尔格、霍夫曼斯塔尔、里尔克等。而在德国印象主义诗人中当首推李利恩克隆与里夏德·戴默尔。

戴默尔的创作受到法国象征派诗歌和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但他又像阿尔诺·霍尔茨等许多德国诗人一样,有意识地去摆脱古典派和浪漫派的传统,寻求新的艺术道路。戴默尔以自己的主观认识去观察和理解世界,在创作中力图抓住瞬息间获得的印象和偶然产生的感觉。他在诗歌中追求音调和谐,诗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这首《故乡》是戴默尔诗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印象主义诗歌和印象主义的绘画一样,注重抓住局部特征和一些精微的细节,使得诗歌在描述情感和情绪上富有层次和色彩。它并且注重写人对事物情境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分析,突出主观的印象。这种心理感受和心理分析其实不是别的,就是瞬间所捕捉的印象和直觉体验。所以印象主义的这种创作特性也决定了它比较适合一些微小的题材,如短诗、短剧、速写等。戴默尔的这首《故乡》就是一首短诗,全诗共两节,由八行组成,结构简单整饬。

接下来,我们来看戴默尔是如何描绘他的“故乡”的。诗人开篇写道:“即使是在父母的旧居,/在黄昏时也没有安静?”“黄昏”是印象派诗人和画家最为喜爱的描摹对象,因为黄昏的色彩、光感效果令人神迷,容易突出主体内心的心理感受。此刻,面对黄昏的背景,“我”憧憬地倾听室外,静静地倾听白杨高树呼啸的声音。这一切显得静谧而又略带几分神秘。诗人的心理活动随着这个倾听的姿态,向外部世界打开。在这个倾听大自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天空已经暗淡下来,而“我”还浑然不觉。紧接着下一节,随着房门的轻轻敲响,母亲拿着灯走进房中。我们注意到此时诗人所用到的一个感叹词“哦”。它把诗人此刻惊叹和诧异的心理特征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哦,母亲,我的一切憧憬/全消沉在你的光辉之中。”最后这两句是整首诗作的点睛之笔,母亲的出现突然打断了诗人对于外部世界的憧憬思绪和一种倾听的姿态。一切憧憬随之全部消沉在她的光辉之中。诗人以极为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我”一刹那的微妙心理变化,并把对故乡的这一瞬间的主观体验化作心理情绪的变化。

印象主义诗歌所追求的就是把“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精神化,致力于揭示灵魂中隐蔽起来的激动和最秘密的情感经历,使创作主体成为传达外界刺激与本能反应之间的中介,反对对所描写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合乎逻辑或理性的提炼加工。格奥尔格曾对印象主义有过精彩的表述:“我们不是去发现故事,而是去再现情绪,不是去观察,而是去描述,不是去谈论,而是表达印象。”因此,印象主义就是着力去把握主观对于客观世界的直觉体验,在诗歌的整体上努力营造一种印象和氛围,传达一种情绪,如实记录事物给主体的感觉经验。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这些特征来。

在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并没有晦涩高深的哲理思想,也没有繁复驳杂的意象。整首诗歌就是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一次思想历险,诗人以一种淡淡的抒情风格,抓住和再现了他思维和情绪发展的整个过程,使整首诗歌充满一种智趣与回味无穷的意味。诗作在语言方面也带有明显的印象主义诗歌的特色,简洁清晰,明白晓畅。诗人在一种平静的叙述中描绘一些可以意会可以感觉的印象,力求从瞬间的印象里寻找最有力的那一刹那,去发现外部具体事物与内心情感的重合。德语诗歌的代表人物霍夫曼斯塔尔在《关于诗的谈话》一文中,对印象主义诗歌这样说道:“难道不是情感、半情感、我们内心中所有最秘密和最深沉的状态以一种少有的方式与一种自然风景、与一种季节、与空气的一种特性、与一种气息在交织吗?”

(李 超)

(0)

相关推荐

  • 读海德格尔之前,该打什么疫苗?

    今年出版了不少德国哲学家的传记性作品,比如布鲁门贝格的传记(Der absolute Leser. Hans Blumenberg. Eine intellektuelle Biographie):瓦 ...

  • 「诗歌」走进故乡

    走进平原的辽阔 走进无边的思念 那里,有生我养我的土地 那里,有我美丽的童年 . 走进故乡的温馨 走进夕阳的灿烂 那里,有我和蔼的乡亲 那里,有我诚挚的期盼 . 走进胡同的幽深 走进袅袅的炊烟 那里, ...

  • 外国诗歌赏析:《题乔尔乔内的威尼斯牧歌》(卢浮宫藏画)[英国]但·罗塞蒂

    水,为解除夏至的热苦,把水壶 慢慢地浸入泉中,侧耳且听 水波不情不愿地叹息着流进 壶口的边缘.嘘!极目遥望远处, 在白昼尽头悬着一片溽暑; 垂下的手抚弄着啜泣的六弦琴, 两个棕色的脸膛中断了歌声, 快 ...

  • 外国诗歌赏析/《启示》[德国]亨克尔

    我看到大火烧遍了 远处黑暗的大地, 我看到威势逼人. 一只巨手的影子. 火焰从烟囱里冒出, 黑烟袅袅地卷起, 红色的火焰在飘舞, 像黑纱做成的旗帜. 那只巨大的拳头 抓住鲜红的猎获物, 猛然掷出了火把 ...

  • 外国诗歌赏析/《自由的微风》[阿富汗]乌尔法特

    <左帕哈·乌尔法特>简介 乌尔法特(1909-1977),阿富汗当代散文家和诗人.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印度短歌和民歌迅速发展,主要内容大都反映了抗英.爱国的情调.而乌尔法特则由于优异的创作 ...

  • 外国诗歌赏析/《大海》[阿根廷]博尔赫斯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男,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Bue ...

  • 外国诗歌赏析/《我的一生》[阿根廷]博尔赫斯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男,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Bue ...

  • 外国诗歌赏析/《延续》[爱尔兰]拉塞尔

    乔治·威廉·拉塞尔(George William Russell)爱尔兰作家及画家.笔名为"AE".他对神学有着浓厚兴趣,很多诗歌带有神秘色彩,通常反映出他对神智学的兴趣.拉塞尔与 ...

  • 外国诗歌赏析/《辉煌的秋天》[奥地利]特拉克尔

    <作者简介>:特拉克尔,奥地利作家1904年他17岁时就开始写诗,1913年即出版了其处女作品集<诗集>,两年后又出版了第二本诗集<塞巴斯蒂安在梦中>,这使他后来与 ...

  • 外国诗歌赏析/《我做了一桩好事》[奥地利]韦尔弗

    奥地利著名作家--韦尔弗 韦尔弗,奥地利作家.韦尔弗在诗歌.小说和戏剧方面都有建树,他是在表现主义的影响下开始创作的.他的诗歌充满宗教色彩,如诗集<世界之友>.<我们是>.&l ...

  • 外国诗歌赏析/《致读者》[奥地利]韦尔弗

    韦尔弗,奥地利作家.韦尔弗在诗歌.小说和戏剧方面都有建树,他是在表现主义的影响下开始创作的.他的诗歌充满宗教色彩,如诗集<世界之友>.<我们是>.<彼此>等,表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