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译成·道经二章·美恶同根篇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研习笔记『道经第二章』
第一章谈道与名,框架为天地,第二章谈美和善,框架为天下.从天道转而为人道.可以这样认为,这是从道到德的转变.如果道经第一章相应于易经的乾卦的话,第二章就相应于易经的坤卦,乾坤并建,道德并立.谈天道不离 ...
-
【学点哲学】老子的“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吗?
[学点哲学] 老子的"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吗? 作者:无 痕 在<老子>的思想当中,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词就是"无为". 这也是&l ...
-
国学经典诵读老子《道德经》帛书本之《道经》,“道”的真实意义
国学经典诵读老子《道德经》帛书本之《道经》,“道”的真实意义
-
道德经原成 道经二章 美恶同根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 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
-
道德经章成·道经二章·美恶同根篇
道经二章·美恶同根篇 一. 王弼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 ...
-
道德经译成·道经一章·众眇之门篇
道经一章·众眇之门篇 道, 这个字表达的含义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 没有表达的含义永远不变的"道"字. 文字, 文字表达的含义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 没有表达的含义永远不变的文字. 无 ...
-
道德经译成·道经九章·功述身退篇
道经九章·功述身退篇 不改变外观而期望能永久地呈现原有外观, 这种行为要主动中止. 不改变状态而期望能永久地处于变化之中, 这种行为不能长久保持. 财货藏匿于密室, 做不到永久守护. 富贵而致骄横, ...
-
道德经译成•道经十三章•大患若身篇
道经十三章·大患若身篇 人君得宠或受辱就会精神失控反常, 担心大患波及身体. 什么叫做得宠或受辱就会精神失控反常? 以宠做为例子, 得宠时会精神兴奋而失控反常, 失宠时会精神恐慌而失控反常, 这叫做得 ...
-
道德经译成·道经三三章·死不亡寿篇
道经三三章·死不亡寿篇 知晓人君好恶之心者, 有智慧. 了解自身好恶之心者, 辨是非. 约束人君者, 有力量. 约束自身者, 无有屈挠. 运动突破限度必然产生结果. 万物皆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万物以 ...
-
道德经译成·道经二一章·孔德之容篇
道经二一章·孔德之容篇 繁衍昌盛的万物千姿百态, 皆遵循"道"的约束. "道"对于万物的作用, 即显明又隐匿. 隐匿啊又显现啊, 其中有万物效法的形象. 显现啊 ...
-
道德经译成·道经二二章·曲全枉直篇
道经二二章·曲全枉直篇 曲成万物(衍生万物而不衍生自身)才能保证自身能量不灭, 弯曲才能获得伸直的能量. "无"运动通过"有"运动来呈现自身变化的结果, 不断的 ...
-
道德经译成·道经二四章·炊者不立篇
道经二四章·炊者不立篇 烧火做饭者, 不能立身体. 以好恶之心自以为是者, 不能显荣耀. 以好恶之心自逞已见者, 不能辩事非. 以好恶之心揽功诿过者, 不能见功绩. 以好恶之心矜持自尊者, 不能为官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