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次远航印度洋,官兵27800人,大明舰队在海上依靠什么联络?
相关推荐
-
一张图告诉你,郑和下西洋去过哪里
今天,7月11日 是第十七个"中国航海日" 也是纪念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日子 中国曾经有过很多航海家 中国古代先进的造船技术.海图 和大量的古代贸易记录都可以作为证据 但是,能成为中 ...
-
被阉割的战俘,逆袭成为流芳百世的伟丈夫丨马路轶事
原创 钱三 马路故事 昨天 轶事者,奇闻也. 以春秋笔法,写常人所不知.述天下之秘闻,或曲折离奇.或诡异惊悚. 总之,要你好看. 列位好,我是钱三儿. 上周末跟我师父王五五和几个朋友一起喝酒,饮至半酣 ...
-
世间再无郑和。
图源网络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三个太监是绕不过去的,因为他们带来的影响不光影响了中国历史,还顺带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第一个人严格上来说并不是太监,这个人是司马迁,只因为性格耿直,在公元99年因替李陵 ...
-
郑和最后的远航:第七次下西洋,除了麒麟还带回了什么?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文定 字数:5954,阅读时间:约12分钟 编者按:每当提及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往往被认为是明朝国力强盛和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大家也都清楚,郑和下西洋与当时的 ...
-
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云南人,即世人所说的三保太监.起初侍奉燕王于藩王住宅,跟随起兵有功劳,提升为太监. 明成祖朱棣怀疑朱允炆逃亡海外,想跟踪追击他,并且想炫耀武力于国外,显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 ...
-
襄公十九年 盟于督扬 百谷膏雨 若之何铭 在我而已 郑国七穆 齐杀高厚
[经]十有九年春王正月,诸侯盟于祝柯.晋人执邾子,公至自伐齐.取邾田,自漷水.季孙宿如晋.葬曹成公.夏,卫孙林父帅师伐齐.秋七月辛卯,齐侯环卒.晋士匄帅师侵齐,至谷,闻齐侯卒,乃还.八月丙辰(二十三) ...
-
郑和七下西洋,竟都不是深海航行,西方航海家有何导航利器?
公元1405年,中国正值明朝永乐三年,郑和率领着200多艘船和近3万人组成的空前庞大的舰队,从南京出发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沿途30多个国家,展显了我泱泱中华大国的国威,万邦来朝(虽然,郑和下西 ...
-
苏州百馆(32)郑和七下西洋,你知道启航地都在哪儿吗?
第三十二趟百馆之旅 一段波澜壮阔的航海传奇 郑和下西洋,相信是很多人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故事,这是人类航海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在短短28年间,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船队,七下西洋,完成了 ...
-
郑国“七穆”主导两次内乱,大乱之中的大幸,子产成为郑国执政卿
公元前555年10月,为了惩罚屡次入侵鲁国的齐国,晋平公率领诸侯大军前往伐齐. 就在诸侯联军正在齐国打得热火朝天之时,后方传来消息:楚国派军偷袭郑国去了.这次伐齐,郑国也将主力派出,伐齐参加.此时楚国 ...
-
郑和七次下西洋,没留下一块殖民地,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来源:头条号历史课课代表 谈及世界上的第一个伟大的航海家,那得是明朝的郑和.航海家哥伦布比郑和晚了整整87年,麦哲伦比郑和晚了114年. 郑和七下西洋时,途径南洋和中东一带,最远到达了非洲的东部,在今 ...
-
东方的针路:郑和七下西洋为什么每次都能安全往返?
文|郭晔旻 到了14世纪成书的<大元海运记>里,已经明确指出"惟凭针位定向航船".根据针经确定航线实在是元代在航海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到了明初,中国古代航海史翻 ...
-
郑和七次下西洋,那些教科书没有告诉你的秘密
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这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巅峰之作. 有这么一则说法,由于建文帝下落不明,民间一直在传说他没死只是逃到海外去了.所以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一大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