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单位,与“他人的情绪”冷静对峙

.

这是个真实的、带有普遍性的故事。

一哥们,曾经也是惊才绝艳的存在。

他很聪明,理解力非常强大,工作很有一套。

他也很勤奋,日以继夜活动在办公室。

他很快就崛起了,很年轻就取得很好的成绩,被放在一个很有前途的位置上。

.

太过耀眼的存在,连太阳都要嫉妒,更何况他只是一介“只有聪明”的普通上班族。

他很快被被人盯上了,又很快被人构陷,跌得极为惨烈。

一时间,人人喊打,四处白眼。

成功得越顺利的人,就越难承受打击。

面对难以理解的一切,面对昔日的好友今日落井下石者,面对那些躺在他的成就上嬉笑的构陷者,他一度崩溃到难以形容

.

他崩得很彻底,不仅精神崩了,对单位人冷漠到极致——手也崩了,从此不再用心工作,敷衍、推脱,能闪就闪。

.

几年后,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天才少年,沦落成一个双眼无神、冷漠憔悴的“非油腻中年”。

思考、想法......什么都没了。

他只是任由时间流逝,任由时间将自己推向生命的暗处。

他觉得他不在乎。

可是,他真的能不在乎吗?

.

.

斗争很正常,与“斗争”做斗争,也是工作内容之一。

许多人坚定地认为“工作就是工作,把工作干好,就一切不是问题”,因此而栽了无数的跟头。

跟头各式各样,各有各的痛苦和难过。

有些人跟头栽得过大,许久都缓不过来,因此伤害了自我发展与成长。

事实上,工作除了“正常工作”,人际关系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就和人要追求理想,但同时也要很好地解决三餐一样。糊弄三餐,健康受损,理想的根基首先失去。

必要的人际关系,就是工作的三餐。

如:

  • 共进的关系,有助快速发展;

  • 安全的关系,有助平稳努力;

  • 危险的关系,注定面对无数意想不到的困难与危险;

......

这与“是不是好人、贡献大不大”没有关系。

竞争之地,只讲竞争——以及竞争的双胞胎兄弟“权势”,没有其他。

营造“尽可能利于——至少是安全”的关系,有时要比干好工作更为重要。

.

.

不与别人的情绪较劲,也是对自己的救赎。

曾经见过不少优秀的人才,本来可以做出大事业的人才,只因敌不过职场“群体性攻击”,而提早放弃发展,徒留遗憾。

他们往往最想不明白的,是:

  • 为何是我?

  • 我明明不是个坏人,我明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 我明明帮助了许多人?!

  • ......

这,就是没分清“他,与我”的锅。

职场从不缺少(无论如何)都要唱反调、说胡话、极端否定的“所谓同事”。

只要不符合利益的、看不惯的、伤眼伤心的......都在“(需要)被否定”之列。

.

  • 至于自己因“他人的贡献”而受惠、不断受惠?

那不关自己的事。

自己的利益、前途、生存,才关自己的事。

.

越是优秀(抢夺资源)、贡献大(抢夺存在)、美好(看着心疼)的人,就越容易成为被否定的对象。

与这“(有必要)被否定”一再苦斗,是优秀者的宿命、前进路上的必经。

与“他人的情绪”冷静对峙,也是成熟的必经。

.

.

冷静对峙。

在取得一定成绩、在单位有一定话语权——即有明显的“冒头”迹象时“关于人的危险”,将不可避免地降临。

这不是谁坏,这只是资源抢夺——“为生存而战”的正常现象。

所以,在单位越有得势的迹象,就越需要冷静。

.

冷静观察四周。

警惕明枪暗箭,说话做事更加小心。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也要尽量不说。不给人借题发挥、观察短板的机会。

冷静对待工作。警惕有可能的不合作、陷阱、甚至是风险,不给人“制造机会”的机会。

冷静对待同事。隐忍、谦和、尽量隐藏实力,对不太严重的冒犯一笑而过。对“有意义的冒犯”,则先微笑、以压制怒火,然后徐徐图之。

.

总之,冷静、低调、隐藏实力,尽量不刺激别人的“生存神经”,尽量维持“无害”的形象。

同时,养成自我检讨的习惯。如晚间回忆当日的行、为、言,找出不妥之处,总结出改善之策,写在纸上——定期回顾。

定期检讨,对思考力的发展很有好处。

.

当然,无论如何,攻击总是会到来。

这不是针对具体哪个人的攻击,这是针对“有可能之威胁”的攻击。

躲避无用,只有解决。如反抓把柄、反找软肋、反造机会......

总之,先行动起来,做好尽可能的反击准备。

一旦发起反击,就要坚持向前,不要半途停下。职场不存在同情,无谓的同情,是害己的利刃。

.

.

职场生涯短暂,珍惜为要。

“混在单位”,表面是单位吃了亏,发着钱,留着位,得不到任何收益。

但从长远来看,这却是对个人巨大的损失。

“混在单位”,失去的除了工作经验,还有工作衍生出了更多东西——经验、成长、深度思考的机会,以及人脉等诸多与发展息息相关的东西。

最为重要的,是“信心”的不断丢失——没有了这个,内心只会被愤怒一点点占据,人生没有质量可言。

.

时间是流动的,谁都不会一直在谷底。只要不放弃攀爬(对自我的坚持),待机会来临,就是更好的自己。

而不是“没机会看到机会”,“有机会也机会不了”。

那样的损失,才最是巨大。

.

.

总之,因为“拥有太多”而被逼到角落、动弹不得,在职场最为常见不过。

人群的世界,向来“以资源为重”。若暂时不具“拥有更多”的能力——有本事拥有、却没本事保住那必将面临各种形式的抢夺与毁灭行动。

不为“正常的竞争”而愤怒——即使已然被推落谷底,也泰然自若,不放弃寻求发展的努力。

.

谁不在谷底待过,那不是合格的职场人。

人在单位,该干就干。

.

(0)

相关推荐

  • @所有职场人:快速进阶的秘诀都在这儿了

    单位大院 1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如何准确接收领导传达的信息并进行恰当的反馈? 怎样与他人沟通能够省时省力.为高效工作助力? 如何得到同事领导的信任.成为别人眼中靠谱的人? 做些什么能够缓解焦虑.更从 ...

  • 18条职场建议,助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在职场中,眼泪并不能代表什么:这个世界之所以灿烂,不是因为阳光,而是因为你的笑! 这18条职场贴士送给你,不论职场老人,还是职场萌新,愿你时刻牢记:明确目标为奋斗,坚持不懈往前跑,凡事冷静要沉着,多做 ...

  • 孔雀思维:如何在办公室斗争中脱颖而出?(职场顶级生存策略)

    孔雀思维:如何在办公室斗争中脱颖而出?(职场顶级生存策略)

  • 人在单位,要强大你的气场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就连那些有精神疾病的人,选择攻击对象时也并非漫无目的,而是把矛头对准那些弱小且毫无气场的人. 人在单位,有人为了掩藏锋芒,却过之不及,表现出一副畏畏缩 ...

  • 人在单位,面对“势利眼”,你要做到这三点

    职场中,不乏"势利眼"的存在:对有权有势的上级或同事总是笑脸相迎,说话做事尽显巴结讨好:对无权无势的同事或下属则是尖酸刻薄.冷漠生硬. 这种典型的"两面派"做法 ...

  • 人在单位,做一个不被领导重视的人

    人在单位,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能做事的人,总有做不完的事:不做事的人,啥时候都没事. 平日里,领导重视的是那些能做事的人,每项工作都点到他们头上.可到了年底评优评先,那些平日不被领导重视的人反而 ...

  • 人在单位,摆脱“受气包”形象,你要做到这两点

    人在单位,做人难,做"好人"更难,一不小心,你的善意和真诚,就会被当作是"好欺负". 一旦你习惯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别人更是得寸进尺,拿你当"软柿子 ...

  • 真正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

    来源:精髓阅读 "冲动是魔鬼",不稳定的情绪伤人伤己,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 01 情绪不好,是格局太小 <庄子·山木>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乘船过河,前面 ...

  • 庄子:真正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

    「中和道塾」以文化教育及心理学的深度研修内容为主,相信您在这里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哲学观,继而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持之以恒形成自己的信仰体系. 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01 情绪不好,是格局太小. ...

  • 人在单位,和领导打交道做到这几点就行,没必要低三下四

    人在单位,和领导打交道做到这几点就行,没必要低三下四 2021-05-14 09:33:39 国馆 小大 人在单位,领导就是那个能够决定你前途命运的人.和领导打交道也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很多人 ...

  • 人在单位,做到这四点,才真正变成熟

    人在单位,你会发现,有的人"少年老成",虽然才刚刚迈出校门,可说话办事却一套一套的,很是老成稳重.有的人哪怕三十四十了,还在由着性子撒娇卖萌. 这种不成熟的人,很难立足.只有做到了 ...

  • 人在单位,避免被排挤,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个人的成功,大约有 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85%取决于沟通. 人在单位,光是工作能力强还不够,能够和领导同事打成一片,才是真正的"王者". 若你感觉到自己不受待见,就要好好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