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智慧:什么才是真正的“道法自然”
相关推荐
-
天道之首、人道之首是什么
天地本无道,无道即为道.道而无形道可道."道"在何处?问心,心为道.道法自然,道可道.天生万物皆因果,物物相克还相生,人世所为皆为利,利来利往利尽归,归所归之处.尊心所做,由情而为 ...
-
《道德经》中道法自然的真正含义,可不是用现代汉语所理解的那样
道法自然,跟上善若水.知足常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成语一样,也是老子<道德经>中的著名成语,更是人们很喜欢谈论和引用的一句常用语. 但是,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
-
一个人有没有学道?就看他的说话有没有依据?这是道家文化的标志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法制军事,没有一门学科是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没有一件事情是用不着摆事实讲道理的,更没有一个理论或说法是不需要客观证据的. 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按客观规 ...
-
我读《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读<道德经> 2 6 天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
-
《道德经》:体悟一体两面的智慧,才有通达万物本质的机缘
一. 决定人生的根本不在于你拥有了什么东西,而是在于你能怀揣着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你所拥有的事物. <道德经>之中有一句话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 ...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匀 原文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 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 ...
-
《刘笑敢:“道德经”智慧100讲课程》
000a[发刊词]悲悯天下万物,照亮曲折人生.mp3 000b "道可道,非常道"是什么意思?.mp3 000c 帝王术?<道德经>到底是给谁看的.mp3 001[第1 ...
-
老子道德经智慧: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老子道德经智慧: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
道德经原成 道经二五章 道法自然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有物蟲成,先天地生.寂呵廫呵,独立而不亥,可以为天地母. 吾未知其名也,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折,折曰转, ...
-
《菜根谭》:看到表象背后的智慧,才是智者的思维
做事的时候,讲究形式主义是一种错误,因为没有结合实际,没有解决到实际的问题.而对于修取学问和求心问道这样的事情,如果也是执着于表面,同样是错上加错.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有这样一些陋习,死读书,读死书 ...
-
木心:唯有极度高超的智慧,才足以取代美貌
内篇 美貌是一种表情. 别的表情等待反应,例如悲哀等待怜悯,威严等待慑服,滑稽等待嘻笑.唯美貌无为,无目的,使人没有特定的反应义务的挂念,就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其实是被感动.其实美貌这个表情的意思,就是 ...
-
什么才是真正的“道法自然”?
(本文根据张继禹道长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讲座稿整理) 对中国人而言,其人生哲学的理论来源无非是儒.释.道三家.儒家提倡存心养性,释家提倡明心见性,道家提倡修心炼性,三教无外乎都重在一个心字 ...
-
《道德经新译》第十章:道法自然有为多乱
<道德经新译>第十章(国篇第一章) 道法自然 有为多乱 (原第18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解] 1.大道:自然的法则.老子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