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952】
相关推荐
-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应该怎样审视自身缺点
文老师读<学而> 今日分享--第十三篇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这是"孔子四忧". 孔子担心自己德不能修:有一天不能认真对待我的道德修养,让自己不断 ...
-
怎么与人相处?怎么活得更快乐?孔子早就发现了这些问题
怎么与人相处?怎么活得更快乐?孔子早就发现了这些问题
-
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
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 --图书欣赏之三六一一 <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赵纪彬著.书号 11001 255 定价 0.25元.
-
问对问题,答案自然显现
问对问题,答案自然显现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陈昌文解读<论语>: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是什么都懂吗?我无知啊,我 ...
-
君子九思,可以为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九思>出自<论语·季氏>.其原文为:孔子曰:"君子有九思: ...
-
中国哲学里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基于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被称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其实在中国哲学之中,也闪现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真理的光辉. ...
-
【每日学一句论语】述而7.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述而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
-
《论语·述而篇第2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面貌?
7·2 子曰:"默而识(音zhì志)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识:读四声,记住.厌:厌烦.满足.诲:教育,引导.倦:疲倦.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孔子这句话的 ...
-
孔子谈学习态度与标准:述而不作,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述而不作, 是学习态度,也是创意方法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论语·述 ...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出自:<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 ...
-
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7-2)
本章紧接前章内容.前章讲治学态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本章讲治学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 ...
-
总结篇丨教育师范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用知识改变阶层 写在前面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 教师,在很多人的一生中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拥有寒暑假,还能桃李满天下,自然是无数人梦想的职业.不过,教师也有很多 ...
-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释义: 识:本义:知道:懂得.识 ...
-
李零 | 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不学无术,何以为师?
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其实,表达对老师的尊崇与敬意,最重要的不是种种外在的仪文,而在于能否担负起老师的学问人格.能否继承老师的精神血 ...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学习而(内心)不讨厌,教诲别人(体力)不疲倦. 赏 析 中国的哲学高峰为何一直停留在春秋战国时期,后世不能超越,西方的哲学却一直在不断超越前人,不断发展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