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麦收记忆

(0)

相关推荐

  • 富平农村碾场!你还记得吗?

    碾 场 文/雷志孝 碾场,也叫打场.就是小麦或其它农作物收割回来之后晾晒.碾打.脱离.除杂的全过程.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农耕文化,碾场及其所发明的相关配套工具,是我们祖先聪明睿智的结晶,是世界上农耕文 ...

  • 侯志伟丨麦子黄,五月农家忙

    余作小文,以缅怀上20世纪九十年代农家芒种收割麦子忙碌的青葱岁月,铭记农民三夏麦收劳作的场景. 俗语说:三月三小满会,一街两行麦收器具汇,家家户户必齐备,麦子丰收满仓垒.风吹麦浪,天边来,一年丰收在小 ...

  • 党克荣 | 记忆中的收麦

    记忆中的收麦 文/党克荣 又是一年麦子黄,收麦就要开始了,收麦是农民收获的季节.现在农民收麦,开着车或骑上车,地头一坐,等联合收割机一到,一会工夫就收完了,有车的麦子地头装袋,没有车的麦子直接就送到家 ...

  • 三十多年前的故乡,三十多年前的夏收【散文】

    作者简介 李跃峰,笔名(网名)山野俗人,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66年10月,酷爱文学.是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江山之星.曾在国家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多次.其中,中篇小说<梁燕妮> ...

  • 高 涛:颗粒归仓 ​

    颗粒归仓 高涛 每次看到"高陵场畔"的石槽碌碡.犁耧耙耱.织机纺车和那些马灯.门礅.木龛等农耕器具,都勾起了我儿时熟悉又模糊的记忆,似乎闻到了苜蓿草的香甜味.摔得噼啪响的泥瓦炮声, ...

  • 陈新安 | 夏 收

    夏 收 文/陈新安 最近,我从城里回到乡下老家,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在庄稼人的眼里,成熟了的小麦,就是庄稼人的希望啊! 我出身农村,对农村和农事活动有很深的情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我读小 ...

  • 【广东】张艳丨散文/麦收记忆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张艳:笔名红尘一凡,自由职业者,现定居湛江 .文字左边是流年,右边是烟火.喜爱与文字对峙,做一个低头浅笑的女子. 麦收记忆 张艳 小时候第一次 ...

  • 乡情散文:记忆中的故乡

    文:下雪 遥远如梦的故乡啊.故乡--寺沟村,很平静地呆在一方,却让人眷念不舍-- 这里的住户全姓"毕",都始于周时毕高公那个遥远的祖先:这里有过祠堂,有过许多庙宇,也有过私塾,还有 ...

  • 黑土散文:记忆深处的味道——酱瓜子 | 宁玮 主播 | 巍子

    长风文艺 ▼点击收听▼   我的母亲,不是大家闺秀,只能算作小家碧玉吧!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她居然也读到了高小毕业,能看报,能算账,实属不易. 从我记事起,她就一天到晚没日没夜地操劳,为家庭操劳, ...

  • 当代散文|记忆中的老屋

    文/侯凌肖 忆往昔岁月,融入我血脉记忆的是故乡,而对故乡最深刻记忆的又是旧宅的老屋. 记得小时候,围着张庄村有一条村寨河,宽阔而破败的土岗上栽种着槐树.柳树和白杨树.那时,村里人表述各家在村庄居住方位 ...

  • 散文:记忆中七十年代过儿童节

    散文:记忆中七十年代过儿童节 文:杨晓光 六一儿童节是全世界小朋友们的节日,当然也是我们这代人在少年儿童时代,梦寐以求的节日.当年我在昌黎县晒甲坨四村小学上学,每到儿童节,我们都要排着整齐的队列,到公 ...

  • 【#关中麦收记忆# 这些你还记得吗?】#...

    [#关中麦收记忆# 这些你还记得吗?]#又到一年麦黄时# 在陕西关中平原,每年芒种前后,农村田地里一片金黄,风吹麦浪,是丰收的声音.如今很多人已不种麦子了,即使有麦田,也都是机械化收割.那些年割麦.垛 ...

  • 散文《记忆中的米贝烂泥印象》 张珑辉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六月六日,在县文联主席张家流的带领下,县作家协会13人前往新晃侗族自治县米贝苗乡烂泥村参加"晒袍节"活 ...

  • 散文||春节记忆【征文】

    春节记忆 --母亲做的年夜饭 冯淮南||北京 每到春节,总是盼望着妈妈做的年夜饭. 妈妈是芜湖市南陵县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参加治淮来到蚌埠,在蚌埠生活多年,在原来做南方烹调手艺的基础上,融合了蚌埠年 ...

  • 60后、70后、80后的麦收记忆

    文:一夕一夏 图:红艳 麦收时节,记得天还没有亮,就被父母带到田地里睡在脚蹬三轮车上.迷迷糊糊看到是父母弯腰割小麦.捆小麦的身影.饿了就吃从家带来的馒头,喝着用绿色水壶装的白开水. 麦收的日子,父母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