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藏作品](6300)软体机器人手臂如象鼻一样灵活有力
相关推荐
-
陈根:模块化软体机器人,更柔软更灵活
文/陈根 相较于刚性机器人,柔性机器人展现出了其所不具备的优势.柔性机器人具有不同的软硬件体系结构:每个关节都配置力传感器,并且底层控制体系结构由原来的位置控制,转变为力和位置融合控制,使机器人兼具高 ...
-
由磁场和光驱动的软体机器人来了,旋转跳跃不停歇~
说起机器人,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这样的? 抑或是构造更精巧的? 而现在,也许只需要一种几厘米长的柔软材料,你就能获得一个"好动"的仿生软体机器人. 近日, 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首 ...
-
中国科大在软体机器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突破刚性机械手臂局限性
合肥讯 近期,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陈小平教授团队在机器人领域知名期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Research>(IJRR)在线发 ...
-
南方科技大学在“树叶”结构全柔性温差发电器件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深圳讯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留下一点电!这不是诗人徐志摩对康桥离别的思念,而是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刘玮书课题组在柔性薄膜温差发电器件方向取得新进展的生动写照 ...
-
[首藏作品](6764)机器人帮忙+立体三维脑电图“导航” 助癫痫手术实施快、准、稳
机器人帮忙+立体三维脑电图"导航" 助癫痫手术实施快.准.稳本报记者 雍 黎 通讯员 曾 理 手术中,专家操作机器人完成电极植入. 曾理摄致痫灶的准确定位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
-
中国研究团队突破刚性机械手臂局限性:软体机器人手臂如象鼻一样灵活有力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18日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获悉,该校陈小平研究团队突破了刚性机械手臂的局限性,利用 软体机器人 手臂解决了不确定性场景中机器人的操纵问题.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机器人领域知名期刊&l ...
-
[首藏作品](6956)“出生”即可工作 有触觉的4D打印软体机器人来了
"出生"即可工作 有触觉的4D打印软体机器人来了◎本报记者 陈 曦 通讯员 刘延俊近日,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封伟研发了一种具备自主行动能力和触觉应变的4D打印软体机器人,该机器人在 ...
-
[首藏作品](6487)国产柔性材料“硬”起来电子显示屏才能“软”下去
国产柔性材料"硬"起来电子显示屏才能"软"下去◎本报记者 金 凤聚焦新材料②我国在柔性电子和柔性显示领域具有较好的积累,前沿基础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 ...
-
[首藏作品](6048)人工智能走出“舒适区” “自主智能体”能与人类辩论
人工智能走出"舒适区""自主智能体"能与人类辩论科技日报北京3月18日电 (记者张梦然)计算机能与人类竞争性辩论的证据出现了.英国<自然>杂志18日 ...
-
[首藏作品](5842)AI向真正“智能学习体”迈进
可回溯过去 能解决复杂任务AI向真正"智能学习体"迈进科技日报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24日发表一项人工智能研究成果:美国团队报告了一类增强学习 ...
-
[首藏作品](6996)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 深化科体改革 激发创新动能
鼓励更多"从0到1"基础原创突破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深化科体改革 激发创新动能◎侯树文 本报记者 王 春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源头,也是 ...
-
[首藏作品](7021)超分子水凝胶或让未来“硬盘”变“软”
采用"码中码"策略,实现大规模信息存储超分子水凝胶或让未来"硬盘"变"软"将信息码图案通过激光雕刻技术嵌入水凝胶中,借助水凝胶中荧光分子的A ...
-
[首藏作品](6446)以创新为引擎 浙西小县突破转型发展瓶颈
以创新为引擎 浙西小县突破转型发展瓶颈◎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图为威仕喜(浙江)流体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工人正在操作精密机床.江耘摄2021年,浙江省龙游县首次明确提出"科技龙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