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卦传》 》 译文
相关推荐
-
易经《系辞下传》译注(2)
(2019-05-29 12:41:08) 转载▼标签: 易经系辞下传译注国学经典 [原文]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 ...
-
《易经》导读(四)——第1卦《乾》卦文言(上)
[原文] <文言>曰:"元"者,善之(cháng)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 ...
-
易经《系辞上传》译注(1)
(2019-05-22 17:11:38) 转载▼标签: 易经系辞上传国学经典 (图片来自网络,向作者致谢)[原文]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 ...
-
初读之二十二:《系辞上传》第二章古义另译
原文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译文: 1.古之圣人,乃指闻声知情.通达事理,具杰出睿智.能大而化之,受万人景仰之君子. 2.圣人是通过" ...
-
易经《系辞下传》译注(1)
(2019-05-29 12:37:18) 转载▼标签: 易经系辞下传译注国学经典 [原文]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 ...
-
《周易·系辞上传》初读之九十五:《系辞上传》第十章古义另译
原文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译文 此句所言圣人之道,似当是圣人(得道之高人)作<易经>的构思和用心,体现在<易经>的辞 ...
-
钱凤仪||鬼谷子相人三十六法的理论依据
鬼谷子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他提出的相人三十六法,对于认识人.评价人.选拔人.任用人而言,即使在当代, ...
-
《传习录·卷中6·元神·元气·元精》译文
答陆原静书 陆原静,即陆澄,见卷上·<陆澄录>. 来信写道:"着手做工夫时,感觉到心没有一刻宁静.妄心固然在动,照心也在动.既然心无时不动,那么,也就没有片刻停息了." ...
-
《传习录·卷中8·万物皆备于我心》译文
答欧陽崇一 欧陽崇一(公元1496--1554年),名德,字崇一,号南野,江 西泰和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历任安徽六安知州.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王陽明在赣州首倡"致良 ...
-
《传习录·卷中 6、元神·元气·元精》
·元神 元气 元一精一· 答陆原静书 陆原静,即陆澄,见卷上·<陆澄录>. [原文] 来书云:"下手工夫,觉此心无时宁静,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心既恒动,则无刻暂停也.&quo ...
-
《传习录·卷中13·神而明之》译文
神而明之· 此篇原为<示弟立志说>. 每天清早,学生拜见行拱手礼后,老师要依序向每位学生提问:居家时爱亲敬长方面,是松懈疏忽还是情真意切?温 清定省的礼节方面,是欠缺着还是在实践着?在路上 ...
-
《传习录·卷中12·启蒙之道》译文
古时候的教育,讲授的是以人伦道德为内容,以后兴起了记诵词章的风气,因而先王的教育之义也就不存在了.现在教育学生,应该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唯一的内容.有关教育的方法,应当通过咏诗唱歌来激 ...
-
《传习录·卷中11·致其良知》译文
致其良知· 此信为陽明先生与聂文蔚的第二封论学书信. 此书于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写于广西,为王陽明的绝笔书信. 来信已收到,得知您最近在学问上大有进步,欣喜难以言表.认真阅览数遍,其中呈还有一两 ...
-
《传习录·卷中10·人即天地之心》译文
答聂文蔚 聂文蔚(公元1487--1563年),即聂豹,字文蔚,号双江 .江 西永丰人.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傅.1545年,被捕入狱.出狱即居家十年,后被起用为平陽知府,修兵练卒,整顿地方军务,颇有政 ...
-
《传习录·卷中9·正心诚意》译文
答罗整庵少宰书 罗整庵(公元1465--1547年),即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明代江 西泰和人.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少宰(明清吏部侍郎的别称).学术上主张理得于天而具于心,理气本为一物,著有< ...
-
《传习录·卷中 7·良知即是未发之中》译文
另一封 此篇为"答陆原静"的又一封论学书信. 来信写道:"良知是心的本体,也就是所谓的性善.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廓然大公之类.为何普通的人都不能做到而一定要经过学习 ...
-
《传习录·卷中 5·知行合一》译文
答顾东桥书 顾东桥(公元1476--1545年),名鳞,字华玉,号东桥.江 苏江 宁人.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擅写诗,见<明史>卷二八六. 钱德洪的序是<答人论学书>,而&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