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的轨迹(63)二十四番花信风《5》惊蛰三候花

岁时的轨迹(63)二十四番花信风《5》惊蛰三候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5惊蛰三候花

雪岸

无题(咏唱千年犹未尽)

何来廿四花信风。深谢苍天造化功。

咏唱千年犹未尽,词情诗意沐其中。

花有信,风相应。

宋代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云:“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云:“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其意思是,自小寒至谷雨共八个气节(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二十四番花信风,就是每月两个节气,每一节气三候,每候对应一种花信风。即一月二气六候花信风。从小寒节气起到谷雨止,共八个节气,二十四候,就是四个月、八个节气、二十四候花信风。

花信风,以梅花为首,楝花排在最后。楝花开罢,表明花事已了。

清康熙教撰的《广群芳谱》有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记载。陆游《游前山》云:"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宋代蒋捷《解佩令》云:“岁岁春光,被二十四风吹老,楝花风尔且慢到。”

花信风,饱含着诗情词意。自古以来,人们在沐风观花之时,都诗兴大发,不断咏唱,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二十四番花信风,史上也有个别不同说法。但宋代以来,以下二十四番花信风为人们所公认。其排列顺序是: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至于梁元帝《纂要》云:“一月二番花信风,阴阳寒暖,冬随其时,但先期一日,有风雨微寒者即是。其花则:鹅儿、木兰、李花、杨花、桤花、桐花、金樱、鹅黄、楝花、荷花、槟榔、蔓罗、菱花、木槿、桂花、芦花、兰花、蓼花、桃花、枇杷、梅花、水仙、山茶、瑞香,其名俱存。”此为按一年二十四节气,每节一花,则是另一个角度的叙述,与本文无关,姑不评论。

第五、惊蛰节,三候三花,即一候桃花、二候棣棠花、三候蔷薇花。

惊蛰一候桃花

桃,蔷薇科、桃属植物。桃原产我国,各省区广泛栽培。桃为落叶小乔木;叶为窄椭圆形至披针形,先端成长而细的尖端,边缘有细齿,暗绿色有光泽,叶基具有蜜腺。树皮暗灰色。花单生,从淡至深粉红或红色,有时为白色,有短柄,早春开花。核果近球形,表面有毛茸,为橙黄色泛红色,内含白色种子。花可供人游览观赏。果肉有白色和黄色,美味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核仁也可以食用。桃有多种品种,一般果皮有毛,“油桃”的果皮光滑;“蟠桃”果实是扁盘状;“碧桃”是观赏花用桃树,有多种形式的花瓣。

春三月正逢桃花盛开,因之人们命名叫桃月,也是欣赏桃花的季节,尤其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喜爱。多少诗人此时,一手持桃花,一手执诗笺,花与诗给人们送来阵阵沁人心脾的桃花馨香。欣赏着诱人的桃花,诵读着动人心弦的桃花诗词,不能不叫人兴致盎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里的一朵桃花,不仅描述了桃花的美丽,也开启了桃花走进诗词天地的先河。

两汉曹植的《杂诗七首·其四》云:“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其意思是:在南方,有一位美女,像桃花、李花一样清纯美丽。她早晨到江北岸边游戏,夜晚到萧湘的小岛中休憩;当世的风气轻视美丽的容颜,轻启贝齿为谁微笑呢?再看岁月容易消逝,青春的美貌也难以永存。不能不让诗人扼腕叹息。

唐代诗人李白在他的第二故乡“酒饮安陆,蹉跎十年”时,曾写下安陆人耳熟能祥的大美诗篇,就是《山中问答》:“问作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其意思是:有人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笑而不答,心里坦然。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去。此处别有天地,恰似仙境一般。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唐朝诗人吴融的《桃花》诗告诉我们:满树红花娇艳绚烂,万枝丹彩与春相融,怎能让它千年长在,年年开花结果,以此来显示人间大自然的工巧?是啊!一夜春风,催开了灿烂如霞的桃花,如何让她千年长在,让人沉浸在如梦的春天?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描述了西塞山前春天的美景: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知回家。为什么呢?满山桃花,白鹭翻飞,一江春水,鱼儿正肥,斜风细雨,别具情趣,渔翁似乎置身仙界,乐而忘归。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叙述了他与桃花和美女去年不期而遇,赏心悦目;而今人去花在,怅然若失的爱情故事。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少女红润的脸庞和红艳的桃花互相衬托,自成一景。今日再来此地,美女不知去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没有美女的桃花自然缺少了生气,给人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展现出深邃的意境和别样的情趣。时届孟夏,大地春归,芳菲落尽,不期在山中古寺,看到意想不到的春景:始盛的桃花,却因春光匆匆,无处寻觅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的诗人,忽见桃花,仿佛一步踏入仙境,获得意外的惊异和欣喜。

唐代王维《田园乐七首 其六》云:“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意思是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新雨,碧绿的柳丝更带着淡淡的春烟。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黄莺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

唐代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其中“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是说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云:“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其意思是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繁盛带着点点露水。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飞瀑高挂在碧绿的山峰。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只好依靠几棵古松,排遣愁思。

唐代张旭《桃花溪》云:“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其意思是山谷云烟缭绕,溪上飞架的高桥若隐若现;站在岩石西侧询问那捕鱼归来渔人:这里桃花随着流水漂流,你可知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唐代周朴的《桃花》云:“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意思是桃花在渐暖的春色里先于百花绽放,谁不去看那明媚美丽的颜色?可惜初春狂风地吹过后,那美丽的花瓣却只化成片片血红的颜色点缀在青苔之上。

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五》云:“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其意思是说,黄师塔前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唐代白居易《下邽庄南桃花》云:“ 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这首诗写的是郊外,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成片成片,如粉如霞,可惜,除了我白居易,有谁知道,有谁欣赏?世人寡情,而我“多情”,对比之中的这一个“独”不是孤独,而是不与世同流的“特立独行”。“日暮风吹红满地”,一个“红”借代的是桃花,言其鲜艳。“花满地”,隐含着一种“香消玉殒”的怜惜,可是除了我白居易,又有谁懂得呢?显然,这表面是写桃花,实则寓含着一种淡淡的象征的意味,桃花的命运似乎也是诗人自身心境的表现,或许,世间还有更多的桃花一般的命运,所以,诗人的惋惜和伤怀就不仅仅只是伤春惜春。

唐朝刘禹锡的《玄都观桃花》云:“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意思是京城里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喧闹不堪,尘土飞扬,这是去玄都观看花的人闹得吗?不是。那又是谁呢?再现了人们看花以后归途中的满足心情和愉快神态。这流露于外的心情、神态,有看花的真实感受,更应该有攀附权贵的奸佞小人的洋洋自得。玄都观里的上千棵桃树都是我离开京城后才栽种的。诗句蕴含的深刻意义在于告诉人们:那些新贵们都是“我”被贬离开京城之后靠阿谀献媚攀爬上高位来的,根本不值得一观。借题发挥,讽刺那些政治暴发户,表达了诗人内心极大的鄙视和无情的讽刺。刘禹锡还有一篇竹枝词云:“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其意思是春天,鲜红的野桃花开满山头,蜀江的江水拍打着山崖向东流去。容易凋零的桃花就像郎君的情意,这源源不断的江水就像我无限的忧愁。

唐代王昌龄《春宫曲》云:“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其意思是露井(没有井亭覆盖的井)旁边的桃树,在春风的吹拂下,绽开了花朵。未央宫的前殿,月轮高照,银光铺洒。卫子因妙丽善舞,被汉武帝看中,召入宫中,大得宠幸。春暖时节,宠意正浓的皇帝犹恐帘外春寒,所以特赐锦袍,见出其过分的关心。此诗的旨义乃叙春宫中未承宠幸的宫人的怨思,从而讽刺皇帝沉溺声色,喜新厌旧。

唐代李贺的《将进酒》云:“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其意思是:明净的琉璃杯中,斟满琥珀色的美酒,淅淅沥沥槽床滴,浓红恰似火齐珠,煮龙肝,爆凤髓,油脂白,点点又似泪珠涌,锦乡帷帘挂厅堂,春意呵浓浓,笛声悠扬如龙吟,敲起皮鼓响咚咚,吴娃楚女,轻歌软舞,其乐也融融,何况春光渐老日将暮,桃花如雨,飘落满地红,劝世人,不如终日醉呵呵,一日归黄土,纵是酒仙如刘伶,望一杯,也只是,痴人说梦。

唐代贾至《春思二首》其一云:“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其意思是春天青草丛生,绿柳抽芽,桃花挂在枝头丛丛点缀,李子花的香味飘得远远都是。(但是在这样生机盎然的春天),春风依然不能为我吹散烦恼忧愁,我的愁思怨恨偏偏在这春天一直滋长。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题惠崇春江晚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绽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长满蒌蒿,芦苇长出短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早春的情景,终于叫人告别了寒冷的冬季,走进了生气勃勃的春天。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叙说的是:我寻到一片如同躲避秦朝暴政一样躲避新朝的桃源,看到的是桃花盛开,又一年的春天来到;桃花飘落,切莫让它飘进流水,恐怕有多事的渔郎顺着流水落花找到这里。诗人借景抒情,把桃源比作世外桃源,使人感觉到眼前的几朵桃花,演绎出一方暖暖的春意,怕人寻觅至此,干扰了自己的隐居。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一反历代诗人对桃花的歌唱,为抒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及自己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在《绝句漫兴九首》中,却从另一个角度使桃花背上了“轻薄”之名。你看,柳絮在春风的吹拂下,如癫如狂地飘舞;轻薄的桃花,追逐着春江的流水欢快的向远方飘去。

宋代辛弃疾的《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云:“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其意思是:田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新枝上刚刚绽放出嫩芽,东面邻居家养的蚕种已经孵出了小蚕。平坦的山岗上长满了细草,小黄牛在哞哞地叫,落日斜照春寒时节的树林,树枝间栖息着一只只乌鸦。青山远远近近,小路纵横交错,飘扬着青布酒旗那边有一户卖酒的人家。城里的桃花李花最是害怕风雨的摧残,最明媚的春色,正是那溪边盛开的荞菜花。

宋代黄庭坚《寄黄几复》云:“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宋代王安石《元日》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意思是: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宋代秦观《虞美人》云:“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其意思是:天上碧桃露滋养,不同俗卉与凡花。乱山之中,萦水之畔,可惜一支如画为谁开?清寒细雨显柔情,怎奈春光短暂,美景将逝。为君酣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分人断肠。

金朝元好问《人月圆》云:“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其意思是:玄都观里曾有无数株桃花烂漫盛开,而今早已水流花谢,不复存在。请您不必去寻求明白:奔流着的是清泾还是浊渭,苍茫之中是马去还是牛来。谢安重回故地已经带上了病态,羊昙为他的下世流泪痛哀。这样的存殁之感,在我酩酊一醉之后便淡然忘怀。要知道古往今来有多少同样的感慨:活着时身居高厦大宅,到头来免不了要在荒凉的山丘中把尸骨掩埋。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明代吴门才子唐寅有《桃花庵歌》,描写了他向往“世外桃园”生活的情怀。

清代诗人袁枚《题桃树》云:“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诗人面对二月天的风雨,春将归去,感觉到时光的流逝,发出了虽有三千株桃树的残红,不及初开一朵鲜的感慨。

惊蛰二候棣棠花

棣棠花:灌木,高一至二米。小枝有棱,绿色,无毛。叶卵形或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重锯齿,上面无毛或有稀疏短柔毛,下面微生短柔毛。叶柄无毛,有托叶。花单生于侧枝顶端,无毛。花萼筒扁平。花瓣黄色,宽椭圆形,雄蕊长约花瓣之半,有柔毛。棣棠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较差。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及日本都有分布。棣棠花除供观赏外,入药有消肿、止痛、止咳、助消化等作用。其变型,重瓣棣棠花,花重瓣。湖南、四川和云南有野生,中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供观赏用。

棣棠是我国古老的花卉之一。惊蛰二候为棣棠。棣棠别名黄榆梅,有重瓣棣棠花和白棣棠花两种。棣棠花枝叶翠绿细柔,金花满树,别具风姿。说到棣棠,不由人想起《诗经·小雅·棠棣》的“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的诗句。从先秦以来,“棣花”就被用来指代兄弟情谊。清朝人陈淏在《花镜》中记载:“棣棠花,藤本丛生,叶如荼蘼,多尖而小,边如锯齿。三月开花,金黄色,圆若小球,一叶一蕊,但繁而不香。”

棣棠和棠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诗经》中的“棠棣”,亦作“常棣”、“唐棣”。据前人考究,其实棠棣就是郁李。郁李,别名爵梅、秧李、侧李等,是蔷薇科樱属落叶灌木。而棣棠,别名地棠、黄榆叶梅、黄度梅、山吹、麻叶棣棠、黄花榆叶梅等。据有关资料介绍,棣棠和棠棣区别具体在:(1)种属不同。棠棣和棣棠都属于蔷薇科,但是棠棣属于樱属,棣棠属于棣棠花属;(2)枝条颜色不同》棠棣枝条灰褐色,嫩枝绿色或者绿褐色。棣棠枝条则是终年绿色;(3)花色不同。是二者最大的区别,棠棣花色粉红色或白色,棣棠花色黄色;果实颜色不同。棠棣果实深红色,棣棠果实褐色。但棠棣和棣棠都是蔷薇科灌木,都是园林绿化的优美素材之一,而且二者分蘖力强,耐修剪,因此是盆景制作的优良树种之一。二者的盆景制作各有千秋,同受欢迎。郁李(棠棣)在大多数省份都有分布,东北、华北、华南都有分布,抗寒耐旱,耐贫瘠,耐水涝,适应性强,是北方常见的野生植物,春季开花,花叶同开或者先叶开放,桃红色的或者白色的花蕾缀满树枝,繁密如云的花朵,夏季深红色的果实累累垂垂,缀满枝头,是著名的观花观果植物。郁李制作小型盆景成型快,耐蟠扎,尤其是掌上盆栽,三年左右也可果实累累,花开繁茂,是非常好的盆景素材。棣棠同样分布广泛,以华北、华南居多。棣棠耐阴耐修剪,耐寒性较差,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棣棠春季开花,枝条碧绿,金华满株,而且花瓣分为单瓣和重瓣品种,棣棠的变种有两种,一种是重瓣棣棠花,一种是白棣棠花;叶片有金边、银边变种,是著名的观花、观叶植物。

咏棠棣的诗词,在唐诗宋词也常有所见。下面仅摘录几首咏棣棠的诗词,供大家品赏。

唐代李商隐 的《寄罗劭兴》。其诗云:“棠棣黄花发,忘忧碧叶齐。人闲微病酒,燕重远兼泥。混沌何由凿,青冥有未梯。高阳旧徒侣,时復一相携。”

 宋·范成大《沈家店道傍棣棠花》云:“乍晴芳草竞怀新,谁种幽花隔路尘?绿地缕金罗结带,为谁开放可怜春?

宋·董嗣杲《棣棠花》云:“绿罗摇曳郁梅英,袅袅柔条韡韡金。荣萼有光倾日近,仙姿无语击春深。盛传覆弟承华喻,别纪遗恩芾木阴。晚圃甚花堪并驾,周诗明写友于心。”

宋·陈师道《南乡子·咏棣棠菊》云:“乱蕊压枝繁。堆积金钱闹作团。晚起涂黄仍带酒,看看。衣剩腰肢故著单。薄瘦却禁寒。牵引人心不放阑。拟折一枝遮老眼,难难。蝶横蜂争只倚阑。”其意思是说:乱蕊压枝叶繁茂。堆积钱闹作团。晚起床涂黄仍带酒,看一看。穿剩腰肢所以穿单。薄瘦却禁止寒。牵引人心不放你。模拟折一枝遮年老眼,很难很难。蝴蝶蜜蜂争只靠着栏杆横。

金·高士谈《棣棠》云:“閒庭随分占年芳,袅袅青枝淡淡香。流落孤臣那忍看,十分深似御袍黄。”

清·叶申芗《浣溪沙-棣棠》云:“春色酿成花世界,棣棠艳出群芳外,一叶一花繁可爱。黄深碧浅娇无奈,摇曳绿罗金缕带,留得名词题咏在。”

清·彭孙贻《黄棣棠》云:“繁英纤刺吐平蒿,惊见金钿上玉搔。锦?流黄花影乱,菊裳吹羽蕊飞高。穿丛瓦雀争难辨,抱瓣壶蜂坐未牢。一任閒庭自开落,纷纷缃绮碎吴刀。”

清·弘历《偶作风候写生二十四册各题以诗 其十四 棣棠》云:“黄金镂瓣浅深匀,几缕晴丝染曲尘。任尔柔条罗带结,知难系取可怜春。”

清·张祥河《临江仙》云:“十丈游丝春世界,情波溯与春江。棣棠花发满河梁。嬉春遍解笑,对舞问山香。镜月亭空空是色,枯禅一悟空王。芙蓉塘外有红墙。劳伊红豆子,颗颗打鸳鸯。”

惊蛰三候蔷薇

蔷薇,是蔷薇属部分植物的通称,主要指蔓藤蔷薇的变种及园艺品种。大多是一类藤状爬篱笆的小花,是原产于中国的落叶灌木,变异性强。茎刺较大且一般有钩。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缘有齿,叶片平展但有柔毛。花常是几朵族生,为圆锥状伞房花序,生于枝条顶部,每年只开一次。蔷薇花花盘环绕萼筒口部,有白色、黄色等多种颜色。花谢后萼片萼片会脱落,果实为圆球体。蔷薇的主要品种有矮蔷薇、白花单瓣玫瑰、白花重瓣玫瑰、白蔷薇、白玉堂、百叶蔷薇、本香花(原变种)、扁刺峨眉蔷薇、扁刺峨眉蔷薇(变型)、扁刺蔷薇、扁刺蔷薇(原变种)、藏边蔷薇、长白蔷薇(原变种)、长果西北蔷薇等等。蔷薇花喜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野蔷薇多自然分布于溪畔、路旁及园边、地角等处,往往密集丛生,满枝灿烂。微雨或朝露后,花瓣红晕湿透,景色颇佳。

蔷薇耐寒,有野生和众多园艺品种,可用压条或嫁接法繁殖。1985年中国《中国植物志》第三十七卷问世,更清楚地描述了蔷薇的形态,将它定名为'野蔷薇’。不能说中国古代的蔷薇就是野蔷薇,可野蔷薇肯定在当时'蔷薇'指陈范围之内。

蔷薇具有多种价值。一是观赏价值。其色泽鲜艳,气味芳香,是香色并具的观赏花。枝干成半攀缘状,可依架攀附成各种形态,宜布置于花架、花格、辕门、花墙等处,夏日花繁叶茂,有"密叶翠幄重,脓花红锦张"的景色,亦可控制成小灌木状,培育作盆花。有些品种可培育作切花。二是医药价值。蔷薇可以药用,由其制成的蔷薇花粥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其根、叶、花分别作为药草进入中医处方。《藏药》、《侗药》也将其列入药方。据有关资料介绍:其花苦、涩,寒。清暑热,化湿浊,顺气和胃。用于暑热胸闷,口渴,呕吐,不思饮食,口疮口糜,也可治疗暑热胸闷,口渴,吐血。花蕾或初开的鲜花,用于龙病,赤巴病,肺病。其根、果实苦、涩,凉,活血,通络,收敛,用于关节痛、腰疼、水肿、跌打损伤,面神经瘫痪、高血压症、偏瘫,烫伤、烧伤,外伤出血。叶外用治疗痈疖疮疡。

历代诗人对蔷薇花也待别喜爱,争相吟咏。本文摘录的部分咏蔷薇的诗词,有些作了解释,有些末作解释,由大家细细品尝。

南北朝·江洪〖咏蔷薇诗〗云:“当户程蔷薇,枝叶太葳蕤。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春闺不能静,开匣对明妃。曲池浮采采,斜岸列依依。或闻好音度,时见衔泥归。且对清觞湛,其余任是非。”

南北朝·谢朓〖咏蔷薇〗云:“低树讵胜叶,轻香增自通。发萼初攒此,余采尚霏红。新花对白日,故蕊逐行风。参差不俱曜,谁肯盼微丛?”

唐·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节,写有《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曰:“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其意思是:黄四娘家周围小路开满鲜花(满蹊的花自然是指蔷薇),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嬉闹的彩蝶在花间盘旋飞舞不舍离去,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声声啼。其实杜甫在自己的草堂,也种了大量的花木,而且总盼有客赏。杜甫《客至》云:“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其意思是:草堂南北绿水缭绕、春意荡漾,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庭院花径没为来客而扫,只为君的到来,草门首次打开。离市太远不能买,盘无佳肴供君品,家境贫寒,只能用陈酒招待。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尽兴而醉表胸情。

唐·杜牧《蔷薇花》云:“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其意思是:朵朵蔷薇,精神抖擞,绿叶柔和,雨后天晴,芳香随风,醉了来人。石家锦幛,依然在那,那怕夜深风狂,依然不收。

唐·李商隐《日射》: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其意思是:日光洒纱窗,春风拂动门扉。手拭香罗帕,愁看春事违。回廊四面合,难看有寂寞。蔷薇花灿烂,鹦鹉对花歌。

唐·李白《忆东山二首》: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其意思是:久不回东山,蔷薇又开几次花?白云聚复散,明月落谁家?今携歌舞妓,长啸一离人群。欲报东山客,为我打开蓬门,扫去山径白云。

唐·韩偓《深院》云:“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其意思是:小鹅儿张开栀子一般的黄嘴,凤蝶扭动粉色的细腰,在低空盈飞舞。拉下深院下的窗帘,好好睡一个午觉。红色的蔷薇和碧绿的芭蕉,相互衬映。

唐·高骈《山亭夏日》云:“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其意思是:绿树浓阴,夏日漫长,楼台倒影,映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吹来,满架蔷薇,一院芳香。

唐·齐已《蔷薇》云:“根本似玫瑰,繁美刺外开。香高丛有架,红落地多苔。去住闲人看,晴明远蝶来。牡丹先几日,销歇向尘埃。”

唐·王毂《红蔷薇歌》云:“红霞烂泼猩猩血,阿母瑶池晒仙缬。晚日春风夺眼明,蜀机锦彩浑疑黦。公子亭台香触人,百花懡罹无精神。苎罗西子见应妒,风光占断年年新。”

唐·皮日休《重题蔷薇》云“浓似猩猩初染素,轻如燕燕欲凌空。可伶细丽难胜日,照得深红作浅红。

宋·秦观《春日》云:“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其意思是:一声春雷,落下绵绵细雨。雨后初晴,阳光投射到碧瓦。经历春雨有情的芍药,花朵上饱含雨露。蔷薇横卧,好似无力低垂,惹人怜爱。

明·顾磷《蔷薇洞》云:"百丈蔷薇枝,缭绕成洞房。蜜叶翠帷重,浓花红锦张。张著玉局棋,遣此朱夏长。香云落衣袂,一月留余香。"其意思是:长长的蔷薇枝条,缭绕编织成洞房。繁茂的叶子,像厚重的帷幔;鲜艳的花朵,像是铺开的锦缎。在花下布下玉石棋局,打发炎夏的时光。花瓣落到衣袖,一月后还留着花香。       

明·张新《黄蔷薇》云:“并占东风一种香,为嫌脂粉学姚黄。饶他姊妹多相妒, 总是输君浅淡妆。”这首咏黄蔷薇诗将蔷薇花与牡丹花相比较。蔷薇花同牡丹花一样,开放于东风吹动之时,也同样散发清香,但蔷薇花有独特之处,就是不喜欢脂粉色,而喜欢淡黄。尽管让牡丹花去嫉妒吧,牡丹也输给了蔷薇的浅淡之妆。诗采用拟人手法,赞美黄蔷薇花的淡雅和清香使人联想到花王牡丹,虽然嫉妒,风韵。

清·乾隆帝《御题蔷薇花》云:“上品从来称淡黄,开花易盛久难当。休言有刺不堪把,卫足应同讥鲍荏。”清宫旧藏清乾隆鸡翅木管刻御制诗《蔷薇花》。鸡翅木,木质肌理致密,紫褐色的自然纹理深浅相间。笔帽浅刻蔷薇花枝,且填以淡黄色,以附和诗意,相得益彰。笔纳紫毫,锋颖修长。

清·张仲英《黄蔷薇》云:“分得蔷薇种,新妆学道家。春风开到此,也似厌秾华。竹援扶幽露,墙遮虘晚霞。长条自张主,淡着数枝花。”此诗写出了蔷薇的清淡雅致。

20210310收集整理)

(0)

相关推荐

  • 二十四花信风 II 桃花,棣棠,蔷薇

    一春一秋皆轮回,一候一花总关情 二十四番花信风,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根据农历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 ...

  • 闲思|立夏,石榴花开

    不知不觉,昨日已立夏了.立夏就是夏天的正式开始,同事说这个时候虽然也有雨天,也会天气转凉,但一般都不容易感冒了.这个时候的热,似乎是从地底下传出来的,如不通风,闷热难受,久坐不住. 不知道是因为兴趣点 ...

  • 倪道辉 || 《花谱》之三十八(371—380)

    花谱之三十八 (371--380) 作者简介:倪道辉,笔名忆津.黎藜,已发表文学作品2000余篇(首),出版诗集<驿路心雨><青春密码><诗意二十四节气><心 ...

  • 棠棣之华 | 棠棣和棣棠不一样。

    棣棠 写完了棣棠(棣棠,在春日最好的时间遇见你.),好多朋友问我,棣棠和棠棣是一种植物吗? 我先说答案:不是的,它们不一样.棣棠与棠棣,文字都一样,只是换了下顺序,就变成了完全不同的植物. 山楂 &l ...

  • 二十四番花信风之惊蛰三候——蔷薇

    让最美的微笑在诗词里与自己的灵魂相遇 蔷薇 野客春浓秀媚姿 丛生繁艳灿墙篱 蔓藤碧叶参差黛 娇蕊红花次第脂 才播馨香羞玉奴 又倾国色盖西施 芳心傲骨犹荆刺 华夏图腾始此枝 注: 1.明 都卬 < ...

  • 岁时的轨迹(67)二十四番花信风《8》谷雨三候花

    岁时的轨迹(67)二十四番花信风<8>谷雨三候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这<8>谷雨三候花 无题(咏唱千年犹未尽) 雪岸 何来廿四花信风.深谢苍天造化功. 咏唱千年犹未尽,词情诗意沐其 ...

  • 岁时的轨迹(66)二十四番花信风《7》清明三候花

    岁时的轨迹(66)二十四番花信风<7>清明三候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这<7>清明三候花 雪岸 无题(咏唱千年犹未尽) 何来廿四花信风. 深谢苍天造化功. 咏唱千年犹未尽, 词情诗意 ...

  • 岁时的轨迹(65)二十四番花信风《6》春分三候花

    岁时的轨迹(65)二十四番花信风<6>春分三候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6>春分三候花 雪岸 无题(咏唱千年犹未尽) 何来廿四花信风.深谢苍天造化功. 咏唱千年犹未尽,词情诗意沐其中 ...

  • 岁时的轨迹(62)二十四番花信风《4》雨水三候花

    岁时的轨迹(62)二十四番花信风<4>雨水三候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4>雨水三候花 雪岸 无题(咏唱千年犹未尽) 何来廿四花信风.深谢苍天造化功. 咏唱千年犹未尽,词情诗意沐其中 ...

  • 岁时的轨迹(61)二十四番花信风《3》立春三候花

    岁时的轨迹(61)二十四番花信风<3>立春三候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4]立春三候花 雪岸 无题(咏唱千年犹未尽) 何来廿四花信风.深谢苍天造化功. 咏唱千年犹未尽,词情诗意沐其中. , 二十 ...

  • 岁时的轨迹(60)二十四番花信风《2》大寒三候花

    岁时的轨迹(60)二十四番花信风<2>大寒三候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2>大寒三候花 雪岸 无题(咏唱千年犹未尽) 何来廿四花信风.深谢苍天造化功. 咏唱千年犹未尽,词情诗意沐其中 ...

  • 岁时的轨迹(59)二十四番花信风《1》小寒三候花

    岁时的轨迹(59)二十四番花信风<2>小寒三候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1>小寒三候花 雪岸 无题(咏唱千年犹未尽) 何来廿四花信风.深谢苍天造化功. 咏唱千年犹未尽,词情诗意沐其中 ...

  • 二十四番花信风诗笺

    始作于2019年初,经修改,完稿于2020年4月.闲赋数载,聊以自娱. 小寒一候,梅花 2019.1.5 小寒二候,山茶花 2019.1.9 小寒三候,水仙花 2019.1.14 大寒一候,瑞香.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