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之十七、 太上不言,下知有之
相关推荐
-
易道互参《帛书老子》“则大者宜为下”
<帛书老子>出土于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老子掌管周王室的国家藏书,那<帛书老子>讲的是三易的用法心要,所以读<帛书老子>就应该用易道互参的方法. <帛书老 ...
-
一德:天水讼卦六三爻辞详解——食旧德,贞厉,终吉。
六三: 食旧德,贞厉,终吉. 或从王事,无成. [译文]吃祖宗留下的余荫,守正有危厉,但最终吉祥. 或随从君王做事,没有成就.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译文]吃祖宗留下的余荫,随从上面吉祥. [辨 ...
-
《道德经》第17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道德经>第17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转载--[太上下知有之]"太上下知有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太上章第十七
道经·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 苏辙:以道在宥天下,而未尝治之,民不知其所以然,故亦知有之而已. 原成:大上,下知有之. 原成:"道"以约束来理顺万物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用外力 ...
-
悍妇一上联:“一哭,二闹,三上吊”,穷秀才一下联下联:七上,八下,九归天,太经典了
古语云:"贫贱夫妻百事哀",意思是说,一个家庭如果过于贫穷,就会每天为了柴米油盐的这种小事而争吵,就像电视剧<蜗居>中的主人公,每天早上睡醒睁开眼睛的第一眼,就是什么水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太上第十七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讲,圣人如何明道察物,如何以道治天下.本章接上文,具体讲圣王辅佐天道治世,让百姓顺天自化. 本章还提出了国家治理状态的四个等级,对应后世的治国理念来 ...
-
野钓:这样选钓位太明智了,下竿就上鱼全是大板鲫
野钓:这样选钓位太明智了,下竿就上鱼全是大板鲫
-
千古绝对,上联“东和尚西尼姑,两相情愿,糊糊涂涂”,下联太妙!“上观音,下弥陀,各保其主,清清白白”。
p说起对联文化可是在中国的古代发展史上源远流长,起源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由于通俗易懂.短小精悍,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沉淀,更是一种国粹精华.古代涌现出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15、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16、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爲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15.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 解:机圆法活之意.虽经误治,桂枝汤证典型脉证不变者,仍用桂枝汤(疑为桂枝加桂汤证),若脉已发生变化(包括未经诊治的传变情况 ...
-
《道德经》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一部分: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这一段主要讲的 ...
-
上到99下到路会走,每组选手都刷屏,日本这个音乐综艺太宝藏了!
在文章开始之前,世界音乐菌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有多久没唱过儿歌了?" 对于还没生宝宝的朋友们来说,可能童年之后就再也没唱过了:而对于已经有孩子的家长们来说,自打娃长大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