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七章 天道犹张弓-道德真源

(0)

相关推荐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77

    第五卷总论篇 A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

  •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五章:天之道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五章全文如下: 天之道,犹张弓也.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天之道,不弹而善胜.不言而善 ...

  •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老子.公刘版 上卷 第五篇,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二十七章,有余以奉天下的天网大道 天之道,其犹張弓与? 髙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 ...

  • 《道德经》第77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与之……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转载--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 & ...

  • 道德经讲义-第十七章 我自然-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七章 我自然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犹兮句言优游感孚,慎重其诰言. ...

  • 道德经讲义-第六章 谷神玄牝-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六章 谷神玄牝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修炼一事,只缘人自有身后,气质拘于前,物欲蔽于后,犹精金良玉原无瑕疵,因陷于污泥之中,而金之精者不精,玉之 ...

  • 道德经讲义-第五章 橐籥守中-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五章 橐籥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间生生化化变动不拘者,全凭此一元真气主持其间,上柱天, ...

  • 道德经讲义-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学者记诵词章与百工技艺之务,皆贵寻师访友,多见多闻 ,而后才思 ...

  • 道德经讲义-第三十章 不以兵强天下-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三十章 不以兵强天下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章 求食于母-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章 求食于母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是未离母腹时),乘乘兮( ...

  • 道德经讲义-第十章 专气致柔-道德真源

    此章开口即说炼精化气之道.既得精气有于身,即要一心一德而不使偶离,离则精气神三宝各分其途,不能会归有极以为炼丹之本.故太上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夫营者,血也,血生于心,魄藏 ...

  •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不欲见贤》悟读述杂【77】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不欲见贤》悟读述杂【77】

  •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余者损之,不足补之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余者损之,不足补之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