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五章 橐籥守中-道德真源
相关推荐
- 
                             
                            
老子的道德經
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多闻数穷⑤,不若守于中⑥360docimg_0_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谓仁 ...
 - 
                             
                            
鲲读《道德经》| 伍
晚上好欢迎和鲲一起读<道德经> 开设本系列,是想聚集一批同好,一起来学习中国经典,让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静下心提升自己,从中受益,鲲就充当一个领读者的角色(预计花6-7个月的时间更新完). ...
 - 
                             
                            
道德经讲义-第四十一章 大器晚成-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四十一章 大器晚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忘: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直若渝 ...
 - 
                             
                            
道德经讲义-第九章 功成身退-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九章 功成身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贻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古云:"过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舟."又曰:&qu ...
 - 
                             
                            
道德经讲义-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鸷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 ...
 - 
                             
                            
道德经讲义-注后语-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注后语 此经注毕,呼群弟子而告之曰:目今大道危如累卵,所赖尔学道诸人以撑持天地,救正乾坤.纵说奸匪之徒将有兵戈之动,然天有安排,总不至令尔等有不测之虞也.只怕尔等执德不宏,信道不笃,二意三 ...
 - 
                             
                            
道德经讲义-第五十六章 和光同尘-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五十六章 和光同尘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
 - 
                             
                            
道德经讲义-第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
 - 
                             
                            
道德经讲义-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道德真源
此章总结通部,示人<道德>一经皆真实无妄之言,不得以文词不美将此经置之高阁而不论不议也.须知道本无名,强名曰道,道本无言,有言皆障,然为教化众生,不得不权立虚名以为后学津梁.既有言矣,则言 ...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修身之道,惟善为宝.为善之道,自治为先.盖道在内而不在外,修在己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