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宠辱章第十三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 | 道经·第十三章

    道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载营魄章第十

    道经·载营魄章第十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苏辙:魄之所以异于魂者,魄为物,魂为神也.<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魄为物,故杂而止:魂为神,故一而变.谓之营魄,言其止也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太上章第十七

    道经·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 苏辙:以道在宥天下,而未尝治之,民不知其所以然,故亦知有之而已. 原成:大上,下知有之. 原成:"道"以约束来理顺万物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用外力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大道废章第十八

    道经·大道废章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 苏辙:大道之隆也,仁义行于其中,而民不知.道既废,而后仁义见矣. 原成:故大道废,案有仁义. 原成:有,不宜有也,谓本是不当有而有之称."道"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绝学无忧章第二十

    道经·绝学无忧章第二十 绝学无忧. 苏辙: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知性命之正,而以学求益,增其所未闻,积之不已,而无以一之,则以圆害方,以直害曲,其中纷然,不胜其忧矣.患夫学者之至此也,故日绝学无忧.若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道经·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苏辙:分别为知,蔽尽为明.分别之心未除,故止于知人而不能自知.蔽尽则无复分别,故能自知,而又可以及人也. 原成: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 原成:&q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执大象章第三十五

    道经·执大象章第三十五 执大象,天下往. 苏辙:道非有无,故谓之大象.苟其昭然有形,则有同有异.同者好之,异者恶之.好之则来,恶之则去,不足以使天下皆往矣. 原成:执大象,天下往. 原成:大,变也.无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道可道章第一

    道经·道可道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 苏辙:莫非道也.而可道者不可常,惟不可道,而后可常耳.今夫仁义礼智,此道之可道者也.然而仁不可以为义,而礼不可以为智,可道之不可常如此.惟不可道,然后在仁为仁,在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天下皆知章第二

    道经·天下皆知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声音之相和,前后之相随. 苏辙:天下以形名言美恶,其所谓美且善者,岂信美且善哉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不尚贤章第三

    道经·不尚贤章第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苏辙:尚贤,则民耻于不若而至于争.贵难得之货,则民病于无有而至于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