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陆澄录》心如明镜,随感而应,应变不穷

(0)

相关推荐

  • 王阳明:不要怕事,只管去磨

    在王阳明向陆澄阐述完"心如明镜"之后,他又说:"制作礼乐是圣人的事情,但是只有周公做了,而尧.舜.禹为什么不做呢?孔子删述<六经>以教育万世,这也是圣人能够做 ...

  • 心即理:内心安宁,便是归途(很火的“走出半生归来亦是少年”竟然出自苏轼的词)

    摘要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内心安宁,便是归途."本文写的是一种淡定从容,随遇而安的人生智慧. 01 苏东坡与佛印大师论佛 著名才子苏东坡经常与好朋友佛印谈论佛理,有一次,苏在坡问 ...

  • 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来自天章实业集团 00:00 04:16 编辑丨乐小洁·主播丨李汇东 弟子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 ...

  • []《卷上•陆澄录》万物一体与差等之爱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读一段<传习录>上卷当中,陆澄和阳明先生的一段对话. 一.一体之仁 发用亦有个渐 [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 ...

  • []《卷上•陆澄录》格物即是正心在线收听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讲<传习录>上卷阳明先生的一段话. 一.流于口耳 心中私欲丛生 『先生曰:"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 ...

  • []《卷上•陆澄录》中即是天理,为天下之大本

    各位朋友好,我们今天继续来看<传习录·上卷>,陆澄和阳明先生的一段对话. 一.临时中节 亦可谓之中和 [澄问],也就是陆澄问:[喜.怒.哀.乐之中和,其全体常人固不能有,如一件小事当喜怒者 ...

  • []《卷上•陆澄录》心之本体,廓然大公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读<传习录>. 一.闲思杂虑 其根仍是私欲 陆澄说,[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闲思杂虑,如何亦谓之私欲?]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好色.好名. ...

  • []《卷上·陆澄录》道一而已,心即道,道即天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读<传习录>,下面我们读<传习录·上卷>陆澄给阳明先生提出的一个问题. 一.道无方体 不可执著而求 [问:"道一而已,古人论道,往往不同 ...

  • []《卷上·陆澄录》除却人情事变则无事,仁义礼智皆性之表德

    各位好,上一讲我们选讲了一段陆澄问知识不长进如何,王阳明讲到培壅根本,讲到圣人也是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面养来,我们是就这个未发之中的问题做了一些解释.借这个话题,我们曾经谈到过,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只 ...

  • []《卷上•陆澄录》为学须有本原在线收听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读<传习录>,仍然是<传习录>的上卷. 一.本原用力 学问盈科日进 陆澄问:"知识不长进,如何?"这一段显而易见,和我们读书有关,和 ...

  • []《卷上•陆澄录》 下学而上达,即是圣学

    各位朋友好,我们今天再来读一段<传习录>,上一段是讲,要心如明镜,随感而应,如此这般才能够应变不穷.道理也很简单,义理无定在.无穷尽,我们没有办法去预先把所有这一切的事件都去来个讲求. 但 ...

  • []《卷上·陆澄传》心之本体,原自不动

    各位朋友好,我们今天看<传习录>上卷,有一段薛侃和王阳明的对话. 一.集义定心 非是把捉不动 尚谦问,尚谦是薛侃的字,薛侃问,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异? 孟子曾经说过,"我四十不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