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趋势层出不穷,我们对意念控制抱有怎样的期待?|涨知识

意念控制,这一概念目前来说离我们仍然处于似远非近的状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概念的兴起,科学家们和科技企业也对脑电技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也恰好说明其或许将成为未来科技的一种发展趋势。

昨日,恰逢中国首届脑电产业峰会在深圳召开,会上也有许多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对脑电技术进行了探讨。事实上,这一领域目前仍然具备许多未知性,更多的都是人们在对未来趋势的一种虚拟化的期待。那么,对于脑电技术和意念设备,我们究竟应该抱有怎样的期待呢?

◆  ◆  ◆  ◆  ◆  

现状:脑电技术及其设备仍处于发展期

尽管有学者称,我国脑电研究已经走过了90年,但在这一领域依然有许多基础性的问题亟待解决。目前,脑电技术研究主要应用于医疗领域,如癫痫、诱发脑电与心理学、精神病学等方面。目前就有学者在康复机器人方面进行研究,其通过对脑电进行刺激以促进病患的康复。此外,其也能够和虚拟现实、测谎领域相结合。

在与消费者联系更为密切的脑电产业方面,EEG Smart(云睿智能)CEO贺超就在此次峰会上介绍了脑电行业的发展情况。他称,目前脑电业界的一大技术难点就是信号采集的稳定性问题。脑电的信号采集主要分为三类,即植入式、半植入式以及非植入式,其中第三类为民用的脑电电极,也就是业界普遍采用的一类。

而在脑电采集的实现原理方面,脑电电极在头皮上通过EEG传感器传给模拟系统,再通过滤波后传至放大器,最终到达数字系统。这里的数字系统也就是我们熟悉的WiFi和蓝牙设备,这类设备通过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结合医学、心理学上相关研究成果后,将更加直观的波形展现在人们面前。

目前,以EEG Smart Umind意念机为代表的脑电设备,已经能够通过上述原理,对人脑的意念进行解读。该产品凭借意念听音切歌、意念绘画等功能,借助移动智能终端app,将意念可视化并展现给佩戴者。贺超称,该公司目前正在开发出一款脑电与VR相结合的产品,这也告诉我们这类设备还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  ◆  ◆  ◆  

期待:未来的脑电设备到底能干什么?

或许在短时期内,人类还做不到像科幻电影里的那样,无需借助任何设备,就能通过脑电和意念直接操控物体那么神奇。但在将来,脑电技术仍然有可能从各种领域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有可能改变人类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1

VR/AR领域:更灵活多元的沉浸式交互

目前,VR和AR设备与脑电设备的体验是分离的。我们知道,VR和AR设备主要是通过视觉上的体验,来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而意念机则是通过各类传感器和算法来获取人脑的脑电波,并借助一定的终端(目前主要是智能手机)来显示佩戴者此刻的意念、情绪等情况。

一旦这两类设备的体验进行交叉,就有可能将沉浸式交互的边界拓宽,从而使交互的方式更为多元。这类VR和脑电相结合的产品,在通过意念感知佩戴者情绪和状态的同时,探索虚拟世界。换句话说,通过在VR中加入人们的情绪状态,从而使VR的内容更为丰富。同样地,在将来脑电设备也能够通过意念,与AR中的人物或者物体进行情绪上的交互。

2

教育培训领域:远程情绪交互,训练专注度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受到其精神状态以及情绪的影响。一些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佳,并非因为他脑子不够聪明,而有可能是因为他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是对某些知识抱有抵触情绪,从而阻碍了知识的吸收。

在将来,脑电设备也将继续深入儿童认知领域。能够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与佩戴者的情绪进行交互。其将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并训练儿童的专注度以及集中度,尽量减少在精神状态以及情绪方面对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提升儿童的学习表现。

3

医疗康复领域:辅助残疾患者行动,脑控促进病患康复

作为脑电技术最早应用的一块领域,脑电设备在将来要对医疗康复领域做更多的贡献。在此次峰会上,就有学者举了一个残障人士喝咖啡的例子。根据英国Nature杂志上刊载的内容,颈部以下全部瘫痪十余年的患者Cathy,通过在她的大脑中植入信息就可以实现对外部机械的控制,使其在15年第一次凭借自身意念喝到了咖啡。

除了辅助残障人士的行动外,未来脑电技术也可以通过脑控康复机器人,对患者进行训练,从而对其康复起到辅助作用。此外,脑电设备也能够对人类心理疾病进行监测,确保患者能够直观了解到自身身体的健康状态,从而在必要时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4

大健康领域:生理数据监测,了解自身情绪状态

最近几年,大数据(Big Data)这一名词可以说在我国炒得火热。相对的,在健康领域,也有大健康这一概念,它是指人类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所有方面均保持健康的一种全局观。大数据与大健康的结合,标志着脑电设备可以通过对巨量数据的分析,来掌握人体本身的各方面健康情况。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年龄逐渐增加、疾病逐渐增多的同时,也越来越注意养生。未来,脑电设备将能够成为人类的“健康管家”,通过对人体健康数据的采集,针对其存在的健康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长期失眠的人士,就可以通过脑电设备获取睡眠解决方案;而高血压患者则能够根据其提供的情绪管理方案,进行自我状态的调整。

5

智能家居领域:控制电器状态,调节家居环境

EEG Smart Umind意念机有一个有意思的小功能,就是能够通过意念将灯泡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而人们在家中,也会面对种类繁多的电器。在未来,通过脑电设备,人们可以在家中操控智能电器,如台灯、空调等电器的开关、换档等,这将提升人们生活效率。

此外,关于家居环境的调适,也将是脑电设备在未来的一大应用。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当我们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子,里面的甲醛刺激性气味将会危害我们的人体。因此,安居环境对人体健康来说至关重要。在未来,脑电设备将会对家居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支持智能环境调节,给人们构建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图片来源于: roadtovr)

◆  ◆  ◆  ◆  ◆  

脑电技术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回到现在,脑电设备仍然具备诸多不足之处,但我们也应该要看到其未来拥有无限可能。换句话说,脑电技术发展之路任重道远。目前在脑电业界,需要企业和开发者共同合作发展这一技术。根据EEG Smart介绍,该公司将会通过SDK和终端硬件两大合作模式吸引越来越多的开发者丰富设备的应用生态。

人工智能(AI)的兴起,可以说持续推动了科技的不断进步。但目前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水平仍然处于发展时期。无论如何,希望未来会出现更加人性化的脑电设备和应用,真正起到能够与人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作用,成为构建智能化生活的一大利器。

·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查看

搭配这些 VR 外设,VR 体验能从强大变为极致|深扒

苹果汽车剧透汇总:售价高达 45 万?这回肾不够用了|盘点

(0)

相关推荐

  • 脑机接口技术介绍、应用与挑战

    脑机接口社区 46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脑机接口简介 脑机接口的概念最先于1973年提出,伴随着计算机性能的飞速提高,在美国"人类脑计划"的资金支持下,脑机接口的研究进入了高速发展 ...

  • 使用CNN-LSTM混合深度学习分类基于MUSE采集的运动想象EEG信号

    更多技术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篇论文是西班牙研究团队在2020年第16届国际IE会议上发表的<A CNN-LSTM Deep Learning Classifier for ...

  • 脑机接口技术:通讯的最新前沿

    更多技术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介绍 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与活动的大脑和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的系统,可以使用大脑中产生的信号来模拟计算机.实现脑机接口技术有多种方法,例如 1. 脑电图--它通过放置在头皮上的电 ...

  • 论文周报 | 第5期

    更多技术,第一时间送达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和高斯混合聚类的脑电信号实时增强 作者团队:悉尼理工大学.台湾新竹国立交通大学 导读:脑电图(EEG)信号通常被各种伪影所污染,例如与肌肉活动,眼球运动和身体运 ...

  • 脑电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基础

    更多技术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在进行EEG数据分析时,需要进行各种预处理来筛选.清洗得到较好的EEG数据,所有这些预处理步骤都需要就数据的预期影响做出明智的决定. 关于EEG方面的介绍可以查看:<什 ...

  • 推荐10本EEG领域值得阅读的书籍

    Rose分享10本EEG领域的书籍,当然好书不止于此,欢迎大家在交流群里分享自己领域里的好的书籍,社区会根据大家的推荐和分享进行汇总,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你的推荐和分享. 1.Niedermeyer's ...

  • 可穿戴的脑机接口设备将运动意念转化为行动

    一种新的可穿戴式脑机接口(BMI)系统可以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或瘫痪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on - hong Yeo实验室领 ...

  • 脑机接口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初学指南(一)

    更多技术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脑机接口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初学指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脑机接口和AI +研究论文的概貌:第二部分主要深入解释神经网络与BCI的结合 本篇是第一部分,介绍脑机接口和AI+ ...

  • 做EEG脑电+脑科学研究不得不看的几本书

    <本文同步发布于"脑之说"微信公众号> 从1929年Hans Berger第一次发表头皮记录的EEG论文,并观察到被试在进行心算时可导致EEG中的α节律的降低,到193 ...

  • 移动脑电在神经发展障碍研究中的运用

    已有研究表明,由遗传和环境之间复杂作用所诱发的神经发展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等),会影响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大脑功能.为了更好地对神经发展障碍进行诊断和干预,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