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潮州的绿皮三轮
相关推荐
-
逐渐消失的城市人力三轮车
文|刘祯贵 疫情过后,成都旧书市场逐渐回归正常,开始按约定的固定时间摆摊.爱书人淘书,人气渐旺. 一个周末的凌晨早起,匆匆赶往旧书市场.逛了许久毫无收获,信步走到旧书市场内一旧书店,发现一大口袋装着各 ...
-
老照片:50年代在北京趴活的人力车夫 靠收入可以养活一家三口
1874年人力车从日本传入中国,最初被称为"东洋车".在北京最早拥有人力车的是清皇室成员,后来逐渐的被在北京的各国使馆和民众所接受,到民国时候北京城里已经拥有了上万辆的人力车. 在 ...
-
【盘点老行业之六十】黄包车
黄包车,又称人力车,俗称黄包车,在过去交通不发达时,黄包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 上期我们介绍过手拉车夫,跟黄包车夫还是有所不同.手拉车夫是运货,黄包车夫是载人,两者虽然协同,但是相互独立. 原 ...
-
张建 | “耙的”,蹬出自己的事业来
行脚成都 399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2015年秋,一天我上班开的车忽然不得发动且是从未遇见过的现象,真是人忙马不快,车辆抛锚也会选在节骨眼上,我只得快步上街打的了. 见我招手的第一辆出租汽车没停,倒 ...
-
坐三轮车游什刹海风景区,车工师傅持证上岗,服务收费明码标价
坐车吗您?坐三轮车游老北京,带您在什刹海的胡同里转转吧!坐着人力三轮车游北京城老胡同,最早始于1994年.2008年5月,经过当地政府部门的规范整顿,西什刹海地区的人力客运三轮车胡同游被批准特许经营. ...
-
话说旧京的出行
明清时期,北京地区居民短途出行多靠步行,一些贵族.官员.富户乘轿子或坐驴马车者居多.说起轿子,无人不知,可分为俩人儿小轿,四人小轿和八人以上抬的大轿等.按用途又分官轿.民轿.喜轿.快轿等.那个时代,乘 ...
-
【黄包车•70年】新泰茶栈洋人引进汉口第一辆人力车
清末民初第一代人力车,1913年美国人克拉普雇人力车游武昌. 19世纪中后叶,中国的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历史时期.长江.汉水交汇之地的华中重镇武汉,作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商埠之一,城市公共交通 ...
-
景区中的印钞机“交通工具”
无论景区的门票贵不贵,景区中的交通工具通常都是另外收费的.很多景区中的景点必须通过特定的交通工具才能到达,有些景观也必须在特定的交通工具上才能看到,所以,游客花在"行"上的景区内开 ...
-
黄包车:中国最早的“出租车”,纯人力驱动,百公里油耗半袋大米
黄包车记忆 关于黄包车,最早的记忆是在老舍先生的作品<骆驼祥子>中,黄包车作为老北京最显眼的交通工具,方便了一代人的生活,也成为了在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仅仅靠着一双腿,就可以跑遍全城, ...
-
汉口史话 消失的人力车与顽强的“麻木”
"一个伢的爹,拉包车,拉到巷子口,解泡小溲.警察看见了,三拳头.拉到火车站,丢炸弹,炸死了日本上十万."--汉口童谣 人力车,解放前叫黄包车.商贾的包车很阔气的,车杆两边有吊灯,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