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九)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柴胡去半夏加栝萎汤

(二)、柴胡去半夏加栝萎汤

【原文】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人参、黄芩、甘草(各三两),栝蒌根(四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二服。

我们前面讲的瘅疟的时候,没有方子,“瘅”除了以发热为主要特点外,“瘅”本身就是因为“劳”过度导致的疾病,也就是说,这个脏器由于过度的劳动,严重的虚弱了,就是“瘅”,实际上“瘅”和“痨”的意思差不多。

原文说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治疗疟病发渴,也治疗劳疟,那么,前面我们学的“瘅疟”与这个“劳疟”就是一个意思,不过,应该有一点细小的差别,瘅疟,可能还取决于病邪,这个劳疟,谈到的是人体的正气强弱。

那么这种有口渴的疟疾病人,就用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大家注意,这里的栝蒌是是栝蒌根。整个汤方就是柴胡汤,只是把半夏换成了栝蒌。这样记起来好记。

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二服,这里的“日二服”可能传抄有误,应该是日三服才合理。

【要点延伸】

1、“疟病发渴”: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中后期可以出现发渴,特别在后期,越来越是口渴厉害。

2、所用何药可能有抗疟原虫作用?第一个,人参有抗疟原虫的作用,完全有可能,我们在学方剂的时候学过,张景丘在治疗疟疾的一个方子叫何人饮,里面用的就是人参,所以,人参肯定是有抗疟的作用的,鳖甲煎丸里面就用到了人参;第二个就是黄芩也有抗疟的作用,所以在鳖甲煎丸里面也用了黄芩;第三个就是柴胡也应该有抗疟的作用,在鳖甲煎丸和柴胡桂姜汤里面都用到柴胡;第四就是瓜蒌根也有抗疟原虫的作用,柴胡桂姜汤里面用到了栝蒌根。这样合起来我们就知道了,人参,黄芩,柴胡,栝蒌根都有抗疟原虫的作用,这就不仅仅是常山了。

(0)

相关推荐

  • 《四圣心源》拼音索引

    A 阿胶麻仁汤,66 B 白虎桂枝柴胡汤,83 白茅汤,45 百合桔梗鸡子汤,99 百合五味姜附汤,89 百合五味汤,18,89 贝母升麻鳖甲汤,98 贝母元参汤,95 奔豚汤,62 C 参茯五味芍药 ...

  • 大小柴胡汤比较应用

    小柴胡汤:柴胡 黄芩 人参 炙甘草 半夏生姜 大枣 随证化裁: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天花粉: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天花粉: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若心下 ...

  •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13-100

    雄黄熏法 疟病分类 根据温度分为寒虐,温虐,瘅虐. 寒虐一般是真正的疟原虫引起的,发冷的感觉比较强烈,用药也是用蜀漆,青蒿这些截疟的药,服药方法也是在发冷之前两小时服用,符合疟疾用药方法. 温虐和瘅虐 ...

  •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 桂枝 (去皮) 一两半  黄芩 一两半  人参 一两半  甘草 (炙) 一两  半夏 (洗) 二合半  芍药 一两半  大枣 (擘) 六枚  生姜 (切) 一两半  柴胡 四两 [拆算现 ...

  •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笔记

    ​卷上·疟病脉证并治第四20201025 (证二条 方六首)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

  • 小柴胡汤组成

    病情分析: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等药物组成,具有和解少阳的功效.用于治疗少阳证之往来寒热,胸胁胀满不舒,食欲不振,郁闷,心烦,呕吐,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脉弦者.方中柴 ...

  • 柴胡对于血有没有用呢?...

    至于说柴胡柴胡对于血这个东西有没有用呢?就是其实柴胡真的是能够通血结是可以的,就是血不通柴胡是有一点意义的,所以才会有柴胡劫肝阴的说法   但是我们到后面我会补充一个东西,就是柴胡汤发展到后来有一个子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九)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望诊

    在望诊里面的还有一个就是望呼吸的,我们来看看 [原文]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瘘唾沫. "息"是什么意思?   吸--停--呼,这就为息,我们有呼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二)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辨脉治疟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第一节.辨脉治疟 [原文]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其实疟病脉证并治这一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三)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辨脉治疟

    我们上一节讲疟病在<金匮>里和<伤寒>里以及西医是不是同一个疟疾.我们再来看<金匮>里讲的疟病给我们什么启发. [原文]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五)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瘅疟

    第三节瘅疟 [原文]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铄脱肉. 瘅疟的临床表现是,发热,气短,烦燥,手足热,恶心,它的机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七)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寒疟,蜀漆散

    第五节.牡疟证治(寒疟) [原文]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 蜀漆散方: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右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温疟加蜀漆 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八)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附《外台秘要》方

    第六节.附<外台秘要>方 (一).牡蛎汤  [原文]牡蛎汤,治牡疟.  牡蛎(四两,熬).麻黄(四两,去节).甘草(二两). 蜀漆(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疾病预防

    第四节疾病预防 [原文]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负.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十六)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厥阴

    第十节厥阳 有的人是讲厥阳,是硬讲,讲完了,没有用,在临床上用不上.那么我们来看看: [原文]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用,故称厥阳.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厥"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十九)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疾病分类

    下面我们开始学有关张仲景对疾病的分类,这<金匮要略>讲的是内伤病,外感病是在<伤寒论>里面,这是内伤病的分类.我们对这部分,只需要读懂,理解就可以. 第十二节.疾病分类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