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八)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附《外台秘要》方
相关推荐
-
经方: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烫伤第一方)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原文]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牡蛎五两(熬) 蜀漆三两(洗去腥) 龙骨四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八)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望诊
气色,指的就是人体面色的气的变化,通过色和泽,色,就是青.赤.黄.白.黑.泽,就是看起光不光亮.人体里面的变化,通过色泽表现出来.所以,中医的望诊,一个是望颜色,鲜明所指的就是泽.所以,望气色,一定要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二)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辨脉治疟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第一节.辨脉治疟 [原文]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其实疟病脉证并治这一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三)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辨脉治疟
我们上一节讲疟病在<金匮>里和<伤寒>里以及西医是不是同一个疟疾.我们再来看<金匮>里讲的疟病给我们什么启发. [原文]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五)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瘅疟
第三节瘅疟 [原文]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铄脱肉. 瘅疟的临床表现是,发热,气短,烦燥,手足热,恶心,它的机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七)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寒疟,蜀漆散
第五节.牡疟证治(寒疟) [原文]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 蜀漆散方: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右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温疟加蜀漆 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九)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柴胡去半夏加栝萎汤
(二).柴胡去半夏加栝萎汤 [原文]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人参.黄芩.甘草(各三两),栝蒌根(四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疾病预防
第四节疾病预防 [原文]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负.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十六)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厥阴
第十节厥阳 有的人是讲厥阳,是硬讲,讲完了,没有用,在临床上用不上.那么我们来看看: [原文]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用,故称厥阳.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厥"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十八)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生死两途
[原文]问曰:脉脱,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脉脱"就是脉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