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读:大邦者下流,关系到人类能否和平相处
相关推荐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各得所欲,大者为下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各得所欲,大者为下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国不 ...
-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至七十章解读目录
<道德经>第一至十章解读目录 <道德经>第十一章至二十章解读目录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至三十章解读目录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至四十章解读目录 <道 ...
-
《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一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一章 原文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 ...
-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外交宜下
原文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
-
道德经日课061丨位置越高的人,越要善于处下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61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其为静也,故宜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 ...
-
《道德经新译》第十五章:大国下流各得其欲
<道德经新译>第十五章(国篇第六章) 大国下流 各得其欲 (原第61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聚大国. ...
-
如何理解《道德经》“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经文老子宣说&quo ...
-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大邦者下流
这一章节,以"下"来点统治者,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以"下"的姿态来应对其他国家,则会处于有利位置. 先贴下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 ...
-
大邦者下流,谦下为上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61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pìn),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mǔ),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 ...
-
62.问道老子:什么是“大邦者下流”的“为天下溪”?
62.问道老子:什么是"大邦者下流"的"为天下溪"?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六十一章原文:"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 ...
-
大邦者,下流也。读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也, 天下之牝也,天下之郊也. 牝恒以靚胜牡, 为其靚也,故宜为下. 故, 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 故, 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故, 大邦者,不过欲兼 ...
-
《道德经》第61章: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也。
[原文] 大邦者下流①,天下之牝(pìn)②,天下之交也③.牝恒以静胜牡(mǔ)④,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⑤,小邦不过欲入事 ...
-
德经之二四、大邦下流,小邦事人
帛书校订本: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郊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 ...
-
“牝”是何物?为何说“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老子>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牝.这个字在全书中有三章出现,它所揭示的是"生生"之道,即"母性"或"道性". 这一贯通全篇的思想 ...
-
道德经解读: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说,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会留下残余的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怨恨,这能算作和善呢?所以有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