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七章 王依行为准则行事,对百姓对自己的言论不予置评,百姓对王的作为和成就也不会大惊小怪...

(0)

相关推荐

  • 汉书·异姓诸侯王表

    原文今校: 昔<诗>.<书>述虞.夏之际,舜.禹受禅,积德累功,治于百姓,摄位行政,考之于天,经数十年,然后在位.殷.周之王,乃由契.稷,修仁行义,历十余世,至于汤.武,然后放 ...

  • 智者不言,言者不智

    "'道'是不可闻的,能听闻到的就不是'道':'道'是不可见的,能看得见的就不是'道':'道'是不可言说的,能言说规定的就不是'道'."天下人都知'善'之所以'善'时,也就会显出不' ...

  • ​曾国藩:抬头看路,埋头做事,低头做人

      人活一世,不过是在抬头,埋头,低头间.   儿时的我们因为矮小,所以要抬起头来看世界.   成年后的自己,因为背负着太多的责任,唯有埋头,勤勤恳恳的做事.   年老时,早已看淡世界,早已明白,低头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解析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解析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⑦.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⑧.故善人者,不善人 ...

  • 道德经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在这一章重点提及的是道的无为而无不为,其他部分均为解释部分. 先贴下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

    这一章讲得似乎玄乎其玄,但事实上从更高的维度来看,的确如此. 先贴下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 ...

  • 道德经第十七章解析

    道德经第十七章解析

  • 道德经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

    这一章老子继续讲道,讲三宝. 先贴下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 ...

  • 道德经七十七章——天之道

    那么有名的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补有余,即来自本章,本章可以认真体会琢磨下. 先贴下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 ...

  • 《道德经》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道德经第17章精解及译文 ...

  • 道德经第十七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十七章 道君无形章\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