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路忆旧之一
相关推荐
-
Wulitu在平望,“一二三”
一二三,起步走?不是.从前坐在台下听报告时,有时会羡慕某个领导作报告的技巧,善用归纳,几个数字引伸出几件事或几项任务来,让人容易记住.在此也依这套路效仿一回.这"一二三"的内容么, ...
-
即将拆迁的老城厢,让我最后再看你一眼~
在未来的上海, 我们一定已经难觅到这样的老城厢了! 这里正在拆迁, 老城厢的痕迹将逐渐消失--. 而我从小生长在这里, 虽然早已远嫁,但我家的老屋还在. 今天特意再来走一走, 让我最后再看你一眼, 不 ...
-
武进路老房子要动迁了
武进路鸿安里 武进路铁路法院 这是弄堂口小皮匠摊头 武进路413号前门 出身地-413号后门 里面的扶梯 门口洗莱, 把后门一关,夏天就在这里洗澡 这是灶片间-客堂间人家用的 这是老妈烧饭的地方,后门 ...
-
上海飯局 / 篇十七:梅龍鎮的太平風物誌
風雨日,與張少俊.夏書亮兄飲食於永嘉路.少俊是三十年親愛舊雨,書亮是中年新知,兩位都是出色畫家,少俊精水墨,書亮善油畫,然後還分別有一些出生入死的別緻愛好.當我揮著小汗遲到五分鐘匆匆奔進餐館,書亮先生 ...
-
乔家路忆旧之二
沪语朗读:渺渺 乔家路忆旧 丁日青 自来水龙头过来就是39弄,一个有过街楼的大弄堂.里面的房子都是比较好的,好多人或穿海富绒大衣或是拿着鸟笼走出来的.听大人讲,里厢都是有点铜钿的人家.弄堂隔壁41号是 ...
-
乔家路忆旧——各种小吃味道好
沪语朗读:哈贝 朗读者 乔家路忆旧--各种小吃味道好 作者:丁日青 朗读:哈贝 油豆腐线粉汤.一副担子也带有炉子和锅子的."来一碗线粉汤,勿要放大蒜叶"."好来!&quo ...
-
乔家路的故事 | 14中国集邮团体创始人叶颂蕃住在俞家弄里
俞家弄107号是著名中国集邮家叶颂蕃的祖居,至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居住在该宅院里的人,大部分都姓叶.叶颂蕃的曾孙一直居住到2019年征收动迁后才搬走.叶垂青先生特地从家中将其曾祖父叶颂蕃的一些遗物, ...
-
乔家路的故事 | 15“乔家栅食府”的发源地与乔家的栅栏
自从"乔家栅"创立后,该店的店名不断发生变化,在叫法上也有所不同,有叫"永茂昌"的,有叫"乔家栅汤团店""乔家栅饭店"& ...
-
乔家路的故事 | 13起源于蓬莱路114弄的“梅溪小学”
起源于蓬莱路114弄的"梅溪小学"(始名正蒙书院)是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新式小学.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我来到华东师范大学的一栋楼里,与梅溪小学创始人张焕纶的曾孙女张济顺老师见面 ...
-
乔家路的故事 | 16为王孝和烈士后代居住处正名
几十年来,居住在乔家路区域的居民以及外界都以为俞家弄71号是王孝和烈士的故居,其实非也.为此,本书留下一段文字记录,作一廓清. 王孝和烈士的二女儿王佩民反复跟我说:"倪老师,你无论写书也好, ...
-
乔家路的故事 | 12尚存的“小南门救火会”与“火警钟楼”
小时候,吃过午饭后,我外婆只要一喊我:"走,去救火会嘎三壶."我便兴奋得不得了,立刻蹦蹦跳跳跟在我外婆身后,去中华路乔家路口的"小南门救火会".到了那里,老邻居 ...
-
乔家路的故事 | 11缄默无声的上海孤儿院遗址
梓园的后门.药局弄36号是清末民初的上海孤儿院遗址,也是清末民初上海第一所孤儿院. 如今,缄默无声的上海孤儿院遗址还在那里.但是,有多少匆匆行人会知道无数没有亲人的孤儿在此度过了难忘的日日夜夜. 19 ...
-
乔家路的故事 | 10听王孝方先生讲述“梓园”的往事
乔家路113号是"梓园"的前门,药局弄36号是后门.梓园原名"王立德堂".因为这个花园是王家的,所以附近的居民又叫它"王家花园". ▲梓园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