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说的“劳逸结合”应当如何理解?

劳和逸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是每个人独有的生活方式,劳逸有度则有助于工作和身体健康,劳逸大过或不及时,则可成为致病因素。中医所说的“动静结合,协调平衡”也即是此意。

动与静,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两种形式,两者互为其根,不可分割。有动才有静,无静不能动,动中包含着静,静中蕴伏着动,只有动静相互为用,才能保持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等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至真要大论》亦提到“逸者行之”。

如果把“劳”作为致病因素来讲,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1.劳力过度

指体力劳动负担过重(包括剧烈运),时间过长,得不到应有的休息,积劳成疾。劳累太过则损伤脾气,脾气虚弱,可见少气懒言、四肢倦怠无力、动则气喘等症。《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

2.劳心(神)过度

主要指长期思考用脑过度,劳伤心脾,损伤肝血。劳心太过则耗伤心血,心血虚则神不守合,可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景岳全书》说:“思本乎心,经曰心怵惕思虑则伤神……凡此为病,气结则噎膈,为呕吐,而饮食不能运,食不运则血气日消,肌肉日削,精神日减……”

3.房劳过度

房劳等太过则耗伤肾精,可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尺脉无力等症;若肾精不足而肾气虚者,还可见倦怠、嗜卧,男子可见有遗精、阳痿、早泄,女子则见有月经不调及带下等病。

“逸”指过分安逸,既不适当体力劳动,又不参加体育锻炼,或好逸恶劳。过分安逸则导致气血壅滞,可见有肢体软弱无力、食欲不振等表现,同时也容易导致其它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金匮要略》说:“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这是说痹证的病因,是由于养尊处优,不从事劳动之人,外表肥盛而阳气不固,汗出遇微风,就可致血凝于肌肤的血痹证,主要表现为“身体不仁”。

静逸并不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是应主动摒除杂念,使纷烦的思想安静下来。因为正常的用心,能够“思索生知”,对强神健脑是大有裨益的。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保持适度,不可太过。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通过静养来消除疲劳,恢复旺盛的精力。再如气功中的静功,也是通过一定的体态姿式、特定的呼吸方法及意念活动,在“人静”的状态下,提高情绪的稳定性,控制自己的心境、感情,进行内部的自我锻炼和调节,从而起到对机体“调整”、“修复”和“建设”的作用。

道家养生认为“气血极欲动,精神极欲静”,既提倡“养身莫善于动”,又提出“养静为摄生之首务”。孙思邈在《干金要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这些都是告诫人们,适当的运动将有助于身体的健康,而过分勉强的运动,反而对身体有害无益,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注意

总之,中医认为,心神宜静,形体宜动,动静要适度,刚柔须相济,否则太过或不及都会影响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勤运动,要劳而不极;勤用脑,要思而不息。动养而不至大疲,静养而不至过逸,心体互用,动静结合,并保持协调平衡,才能维护身心的健康,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方能达到养生保健之目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