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少龙 | 李庄往事
相关推荐
-
宜人宜宾之03:苦中有乐板栗坳
经义小地理 李庄古镇,素有"万里长江第一镇,大师学子第二故乡"的美誉.距离古镇西南方约5公里的永胜村"板栗坳",有一座私家大院--栗峰山庄,静静地伫立在小山坡上 ...
-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田闻一 ‖ 走进李庄
李庄纪录片 李庄全景 由模糊到清晰 印家中,最初的"李庄",是居家不远处那家素洁精致的小饭馆的名字.那时,逢年过节能由父母带到"李庄"吃一顿,简直就是奢侈.&q ...
-
川南行:走近李庄
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历...... 到李庄去是没有预案的,我们武胜摄协四个影友从大山包归来 ...
-
宜人宜宾之05:李庄恭迎下江人
经义小地理 抗战时期,中国的重庆同美国的华盛顿.英国的伦敦.苏联的莫斯科一起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历史名城,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远东战场的指挥中心.现在的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就 ...
-
第二届“青山绿水”师生美术作品展今日开幕
第二届"青山绿水"师生美术作品展 在苏华美术馆开幕 由张家港市凤凰镇人民政府.张家港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张家港市美术家协会.中国职业艺术家联盟水彩研究院主办,苏华美术馆.李可染画院 ...
-
民国 | 蒋少龙:历史永远铭记你,李庄电报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蒋少龙,1950年代初出生于成都,"老三届"+"新三届"学人.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经济学家>杂志社编审.四川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
-
文人的脸皮比李庄白肉还厚
一直想写一篇有关李庄的文章,原因有三,一是我老家自贡离李庄很近:二是我姓李,古古只是我的笔名:三是我的老朋友写了一系列李庄的雄文,可以说把李庄写透了,写的字数之多没有人可以其二.当然,屡次提笔要写李庄 ...
-
蒋少龙 ▏蓉城一唔“杨百万”
蓉城一唔"杨百万" 作者 ▏蒋少龙 "杨百万"走了,在他71岁的时候. 成都也曾有个"杨百万",那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青年路发家致富的&q ...
-
蒋少龙 ▏抗战乐西公路行思
抗战乐西公路行思 作者 ▏蒋少龙 7月7日是"七七事变"纪念日.84年前,悲壮激烈的中国全面抗战大幕就此拉开. 铭记历史,正本清源.我们一行12人2021年7月6日从成都出发,沿峨 ...
-
蒋少龙 ▏一曲凤求凰,怨郎数字诗
一曲凤求凰,怨郎数字诗 作者 ▏蒋少龙 辛丑七月,再游文君故里. 文君故里在邛崃文君街中段路南,大门上高悬郭沫若题写的"文君井"匾额,门内还悬有同样是郭沫若提写的"文君故 ...
-
龙定安 | 往事千般,谁人没那荒唐少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踏莎行 文/龙定安 宿露滋花,晨霞染树,韶光脉脉遥山路.旧时双燕啄泥回,蜂来蝶往春深处. 垂柳摇风,疏桐绕雾,东君但愿长为主.江南江北草茸茸,踏青 ...
-
【方志四川•散文】蒋德均 罗红 ‖ 李庄的收获
李庄的收获 蒋德均 罗 红 李庄之行,我们应该或者到底能够收获什么?这个问题,也许见仁见智,因人而异.我们认为,可以也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获得收获: 一是收获李庄的山川自然之美 宜宾是一座位于具有220 ...
-
【方志四川•诗词】蒋德均 ‖ 我在中国李庄
我在中国李庄 蒋德均 此刻的李庄 多么寂静 多么清新 在这东方欲晓的时刻 在这万物复苏之际 仿佛一颗沉睡已久的灵魂正在苏醒 辽阔而空寂 轻松而欣喜 此刻 我正走向心灵的圣地--中国李庄 走向李庄 ...
-
【方志四川•诗词】蒋德均 ‖ 中国李庄(外二首)
中国李庄 蒋德均 古镇的小街是居民细长的腰带 温暖 柔软 在时间的长河里漂来漂去 密集的木楼在岁月中站立 站立成古镇的风景 沉默为古镇的苍桑 任南来北往的游客 点评 叹息 或者踩来踩去 无声的尘埃 ...
-
【方志四川•诗歌】蒋德均 ‖ 中国李庄:美食篇(组诗)
中国李庄:美食篇(组诗) 蒋德均 李庄花生 你有动人的别名:落花生 你有诱人的别称:长生果 借上帝之手 你的亲友遍布四海五洲 但我只知道 思念永不衰老 记忆无法抹掉 岁月的流转 你便成为了家乡的一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