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记录量表的设计与使用
相关推荐
-
瞭望 | 政理 学理 事理在这里融合
针对思政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西安交大创新"三理贯通.三环相扣"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 以学理支持政理.知识输送价值.故事激发情感为原则,坚持专题式课堂 ...
-
生物课堂教学的新尝试----伙伴教学
劳志坚 课堂教学有着多种方式的组织结构,传统教学基本上呈统一格局,即学生统统面向教师,这种形态极不利于课堂中的人际交往和信息传递,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参考国内外的一些做法,尝试使用一种较新的教学方 ...
-
观课议课|如何使用观察和记录量表
昨日,和"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华中师范大学班)的学员们交流.一方面是人数较少(3位),二是水平很高(都是特级),于是设定不做讲座,只做交流.为便于交流,我预先给三位老师设计 ...
-
学生发展的根本目的,如何在观课议课中逐步实现?
本文共4323字,仔细阅读需11分钟 我主张,要把"以人为本"写在观课议课的旗帜上.观课议课中的人,是参与观课议课的自己.同事和其他教师,也是参与教师要直接面对和接触的学生.观课议 ...
-
在观课议课中如何实现学生关怀
我主张,要把"以人为本"写在观课议课的旗帜上.观课议课中的人,是参与观课议课的自己.同事和其他教师,也是参与教师要直接面对和接触的学生.观课议课关注人的幸福,既要关注参与者当下的参 ...
-
观课议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观课议课是授课教师和观课教师充分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彼此围绕相关信息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
-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刘晓男: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 中山市东区朗晴小学/刘晓男 2010年第9期的<人民教育>回顾该刊60年报道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和人物,其中提到两篇文章<探寻一个敞亮的教学视界>(作者:陈大伟)&l ...
-
回答|观课议课从何而来
观课议课从何而来? 陈大伟 前几日,观课议课记录量表的设计与使用(链接)发出来后,引发了一些朋友的关注,又有朋友问:"你是怎么想到观课议课,怎么提出这个问题的?"这里做一个回答. ...
-
关于推进观课议课纵深发展的对话
关于推进观课议课纵深发展的对话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 <福建教育>记者 吴炜旻 (刊于<福建教育.B5>2011年第19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 ...
-
教研有点酷:用纸条范观课议课
课堂有点酷是极简教育技术. 到目前为止,在课堂有点酷的主页(http://ketang.cool),可以看到6款已经公开发布的极简教育技术应用:纸条范.快抢.击鼓传花.倒计时.3-2-1.思享汇. 课 ...
-
【转载】观课议课——“任务驱动式”教学的一次尝试
昨天,体育组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尝试如何将"任务驱动式"模式运用于体育教学之中.田老师承担了本次教研课,教学主要流程如下: 一.导言,开课安全教育. 二.热身活动,包括螺旋型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