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一本顶一百本
相关推荐
-
总是缺乏行动力?这5本书带你走出舒适区
前两天,一个朋友让我给她推荐几本书,关于如何提高行动力的. 我觉得探讨这个话题太重要了! 因为从自我实现的角度来看,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藏着很多潜力,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果敢的行动将这些潜力发挥出来 ...
-
《自控力》自律,才是成年人最好的标签
已经是2021年了,去年办的健身卡,只去了两次.客厅里本来要换掉的吊灯,还亮着去年的旧光.事情总被莫名拖延,这是拖延症.据调查,生活中75%的人会有拖延症. <自控力>21天打败拖延症,告 ...
-
我们的焦虑究竟来自哪里?焦虑的原因就两条...
我们的焦虑究竟来自哪里? 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 ...
-
《认知觉醒》:心智带宽——唯有富足,方能解忧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这种体会? 当你和别人吵架后,整个思绪都被坏情绪占满,你的眼里.心里都是吵架这件事情. 你无法放下这件事情投入到重要的事情上去,你一直在想着,自己要如何吵赢对方. 这时你的行动力和自控 ...
-
人到中年,如果还没明白这三点,余生只会更焦虑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现在出门都不舍得点一碗加肉牛肉面." 前几天跟一位学长聊天,说着说着一起感慨人到中年的压力,学长悠悠地说了上面这句话. 大学毕业十年了,大多进入了上有老下有小 ...
-
UC头条: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 因为认知影响选择, 而选择改变命运
人到中年,朋友经常对我说,四十知天命.他觉得生活也就这样了,拿着每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重复着每天的工作,下班就刷手机,看看网络小说.生活就如一潭死水,再无其他可能. 年轻的时候,那些虚无缥缈的发财梦, ...
-
分享:【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分享:[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深度好文) 建议看看..
-
《认知觉醒》:不要急,你又得不到你配不上的东西
2020-11-16 14:04:02 在这个快节奏的.物欲横流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更加浮躁,更加焦虑,更加不安. 很多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学习中,都想求速度,比如快速挣钱,快速成长,快速蜕变.但 ...
-
《认知觉醒》分享笔记
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本让我醍醐灌顶的书,周岭的<认知觉醒>. 首先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曾经有没有过这样一种焦虑:活了这么多年,却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浑然不知,不知道事物的构成 ...
-
《认知觉醒》:一本强烈推荐给父母看,可用于指导孩子学习的书
原创三月古木2021-01-28 12:12:00 有多少人读书前是被书名吓退的? 这本<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我觉得可算其一. 书名如此"科学",而书的 ...
-
推荐一本成长必读的好书:《认知觉醒》
你好,我是方小小~ 专注个人成长和赚钱副业~ 这是我的第175篇原创文,感谢关注~ 前段时间陷入了一种很颓的状态,每天脑子里就只有一句话:今天我什么都不想做. 于是大多的时间,我就只能睡觉.好在因为要 ...
-
看完《认知觉醒》才知道,原来自律改变人生是最大的误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自律"成了这个时代最闪亮的标签. 打开朋友圈,满满的都是"自律改变人生"."自律才是真正的自由"."放纵者出 ...
-
系统认知的框架——《认知觉醒》
人生没有什么定数,不折腾,时间同样会过去,所以,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只要你心中还有希望,什么时候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在不同时刻,我们总是面临不同的选择,认知决定了一个人的选择. 如何提升 ...
-
《认知觉醒》:你是一个“醒着的睡着的人”吗?
每一个人都很熟悉焦虑这种情绪,有的人也许只跟它暂时同行过一段路,可是更多的人,却让焦虑成了他们的背景音乐,时有时无,时强烈时微弱. 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浑浑噩噩.混混沌沌地过了三十多年,期间很多次都被自 ...
-
认知觉醒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知觉醒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我看着自己书架上成排的书时,再看我手中的这本 ...
-
芳菲四月,读书笔记:《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这是一本极具实操价值的工具书!可以解答在成长过程中的疑惑,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读书最重要的是选书,而怎么样才能选好书呢?作者向我们阐述当前面临最迫切且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就读这一类相关的书籍,从书中 ...
-
读书笔记:《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来自话题 #世界读书日 2.7万篇 2020-12-08 12:20(首发于简书) 这无疑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也是这么多年来,唯一一本我在读完后,还做了思维导图的书. 我想我还会再读第二遍的. 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