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R”这么重要,大部分糖友竟然没听过!
相关推荐
-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版)》发布!CGM更新引关注
近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制定的<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版)>(以下简称"2021版指南")正式发表于<中华糖尿病杂志>[1]. ...
-
糖尿病人注意了,新的血糖控制指标可以预测并发症,看看你达标没
你的血糖控制得怎么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挺好的,就是有时候吃了饭之后测的血糖有点高" --这是用血糖仪测指尖血的. "控制得可好了,我上周检查的糖化血红蛋白6.8 ...
-
只要3分钟,读懂最新控糖指标——TIR(内附2型糖友最新控糖目标推荐)
自<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以下简称:最新指南)发布以来,引发了广大医生和糖友的关注和讨论. 本次最新指南更新要点如下: 其中有一个新的血糖控制目标--TIR,这个指标对 ...
-
每天多1小时血糖达标,你的糖化就可能降低0.4%,怎样做到呢
前面的文章<技术推动糖尿病治疗的进步,血糖是否达标还要看这个新指标>我提到,最新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里,把血糖在目标范围的时间(TIR),作为了糖尿病控制好坏的一个重要 ...
-
陈刚大夫讲糖:控糖目标新视野,精打细算
对于血糖控制目标到底是多少,个体化制定非常重要.在这个制定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的方法参考上,有太多的建议. 我的建议则是:在不发生低血糖的基础上,尽量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即餐前不低,餐后不高.&quo ...
-
降血糖,关键一个字,做到了糖尿病并发症远离你
王女士属于典型的"糖二代",父母均有糖尿病,父亲死于心梗,母亲死于尿毒症.虽然她今年还不到50岁,却有近10年的糖尿病史. 也许是因为有父母的前车之鉴,王女士对血糖控制非常严格,甚 ...
-
来了解一下血糖监测新指标:TIR
2020年11月27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新指南将"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一个控制目标,T ...
-
一篇说透2020《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让您血糖达标,无并发症!
最新 防治指南 前不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CDS2020)上,重磅发布了第6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现任主委朱大龙教授对 ...
-
糖尿病个体化管理目标如何定?5 类患者需不同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及 2021 年 ADA 指南强调糖尿病管理应从单纯关注「血糖」控制的理念逐渐转变为管理「患者」,开启了以患者为中心重新探索治疗安全性和个体化治疗的时代. ...
-
京视健康(控糖新指标3,9一IO在75%↗
要点记录 1.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代表2-3个月范围内的整体血糖水平,广泛用于糖尿病控制情况的评估.但是,糖化血红蛋白只是平均值,不能反映血糖波动情况,从而使一部分血糖异常波动的糖尿病人出现"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