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孔子论教化之中心思想——仁、礼、乐
相关推荐
-
论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2—2)
"为政以德"应该以什么样的"德"?并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道明.但是,不管千条规矩.万条制度,为政者最为根本的应该做到心怀坦荡.光明磊落.所以,孔子直接借用< ...
-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继续学习<论语·八佾> 原文: 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 ...
-
素说论语:八佾篇(25)
一原文八佾第三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试解]当年舜帝曾说,诗是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歌的吟唱是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音 ...
-
论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8-8)
孔子有"六经之教",本章论及其三即"诗.礼.乐",看似教学之道,实则是论教化之道即为政之道,突出强调"诗.礼.乐"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
-
论语日课195:重回诗教、礼教与乐教的传统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8.8) 诗书传家久,礼乐继世长.这是孔子教育的内容,即诗教.礼教.乐教.<集解>引包咸注说: 兴,起也,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教化原则之三——学思结合
孔子论教化原则之三--学思结合 孔子教化思想的第三个重要原则,是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所谓"罔"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教化原则之二——启发诱导
孔子论教化原则之二--启发诱导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所谓"愤",是指学生对某一问题想搞明白而得不到答案的激愤心情:所谓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教化原则之一——因材施教
孔子论教化原则之一--因材施教 孔子办学,"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不仅弟子众多,来自四面八方,而且五花八门,参差不齐.面对如此复杂的状况,怎样施教?孔子以其高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教化之内容——六艺、六经
孔子论教化之内容--六艺.六经 孔子教化的内容,关系到儒学的学术形态,是一个大问题.由于西汉以来包括司马迁在内的许多学者用"六艺"代指"六经",因而历代学者对&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教化之地位——国家基业
孔子论教化之地位--国家基业 孔子认为,教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服务.<论语>记载了师徒二人简明而精彩的一段对话:子曰:"庶矣哉.&q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教化之目的——弘道
教化之目的--弘道 孔子认为,人只有经过教化,才能"成人".但"成人"并非目的,孔子培养"成人"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他的仁爱之道,实现他&qu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教化之内涵——成人
孔子论教化之内涵--成人 儒家讲教化,着眼于培养具有健全完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也就是所谓"成人".这里的"成人",并不是指年龄特征上发育成熟的成年人,而是从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教化之依据——“性近”“习远”
孔子论教化之依据--"性近""习远" 孔子是举世公认的杰出教育家."教化"在孔子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说,"君子论"是 ...
-
《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为仁之方——忠、恕
孔子论君子为仁之方--忠.恕 仁爱之道怎样才能实行?这是孔门师徒反复探讨的一个问题.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这个从始至终贯穿于孔学的"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