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溪谷道人”论道:圣人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是怎么做到的?
相关推荐
-
胡说《老子》52 —— 明道之用
原创 胡涂医 胡涂医 8月24日 胡说老子52-明道之用.m4a00:0004:02 天下有道之士,转身即是,每个当下都是无法之法.时间.空间,对于他们形同虚设.老子接着透露了一把神奇事儿: ...
-
老道长:足不出户知天下,目不斜视知天道,老子是怎么做到的
跟灵虚道长的每一次聊天,都是一次道心的洗礼.这次我顺便告诉她:上次的聊天文字整理成文后,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她回复说:你走"三二一"的"日损"路线,他走" ...
-
《道德经》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道德经第17章精解及译文 ...
-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老子讲“不争”的道理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大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 诸法.真性.行相.方便门等等,都是佛家的词汇,唐玄宗爱用佛家概念解释老子思想.诸法即所有的事物,真性即道,行相即人类活动的外在形式,方便门即简捷途径.体了,心悟 ...
-
《道德经》和《庄子》同为道家源流,圣人悟道的三大不同之处
曾经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对于<老子>和<庄子>的先后顺序,存在着学术界的争论. 国学大家梁启超先生,认为庄子应该先于老子,在上世纪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道德经>后 ...
-
与溪谷论道:圣人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是怎么做到的?
"悟道"没有那么玄乎,能看到"复命"的前兆即是 今天刷到"溪谷道解天下事"的文章,倍感亲切,在关于<道德经>注解的历史误区方面有 ...
-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这里说的"圣人",就是前文所说创作<易经>的圣人.这里的重复可能没有意思,或者可能暗示创作爻辞的圣人和创作卦的圣人不同.因为 ...
-
道德经日课047丨一颗沙中看世界,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理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47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四十七章) 布 ...
-
《直方周易》系辞上(16):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
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直方周易>系辞上 [原文]圣人(1)有以(2)见(3)天下之赜(4),而(5)拟(6)诸(7)其(8)形(9)容(10),象(11) ...
-
《直方周易》系辞上(48):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
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直方周易>系辞上 [原文]是故(1)夫(2)象,圣人(3)有以(4)见(5)天下之赜(6),而(7)拟(8)诸( ...
-
《直方周易》系辞上(17):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
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直方周易>系辞上 上接: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正文]圣人有以见 ...
-
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半只脚踏入先天圣人,难敌陆压道人的斩仙飞刀
看过书籍封神榜的读者都知道,通天教主在书中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神仙,也是一个拥有金刚不坏之身的先天圣人,修为达到不死不灭的境界.从书中的内容来看,我们会发现通天教主创立了碧游宫,弟子数不胜数,甚至遍布三界 ...
-
封神榜中最接近圣人的三个道人,燃灯道人垫底,第一让姜子牙害怕
观察君谈封神001 <封神榜>一书虽然没有被列入四大名著中,但是它在中国神话体系中的贡献十分巨大.西游记中的很多大神,在封神榜中并不是十分的威风,封神榜中的大角色,不得不提元始天尊.元始天 ...
-
模糊论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真有宇宙玄机吗?
作者:吴宗怡(模糊) 就如河图和洛书真切是远古文明通过一个古太极符号(☯️)传递给本次人类文明的信息,那能还原出这个扑朔迷离的宇宙故事吗?且听 模糊古太极☯️宇宙大统一论 徐徐道来-- 蓍草 第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