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放下主观偏见,以“道心”领悟事理
相关推荐
-
《道德经》解读 “世间万物都趋于一种平衡状态”
《道德经》解读 “世间万物都趋于一种平衡状态”
-
破解神秘主义:用"道"去看待万物,天地万物都一样
庄子认为是非完全是由主观的立场造成的,所以要消灭是非,也要消灭主观的立场. <齐物论>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 ...
-
道德经:去除主观妄断,尊重事物本源,世间自归安定
道德经:去除自己的主观妄断,尊重本源,方是通透的智慧. <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情听莺啼则喜,闻蛙鸣则厌,见花则思培之,遇草则欲去之,俱是以形气用事.若以性天视之,何者非自鸣其天机 ...
-
如何理解《易经》和《道德经》中的“道”
我接触<易经>和<道德经>大约有二十年了.一直似懂非懂.也看了很多人的讲解,感觉没有一个人能把这两本书讲清楚,遇到关键问题总是闪烁其辞! 最近我把这些年自己对这两本书的几个主要 ...
-
庄子:为何人类总是唯我独尊?因为我们在错误地观察世界
庄子喜欢讲寓言故事,喜欢藏在故事的背后,不动声色地讲哲学.这一回大概是庄子觉得,齐物论的内容太重要了,干脆就自己直接披挂上阵,也不再躲躲藏藏讲什么寓言了,上来就是直接论证,因此这一段难度很大,读来会让 ...
-
道德经译成·道经五章·天地不仁篇
道经五章·天地不仁篇 天地不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做为万物唯一标准, 不干预万物生荣衰亡. 圣人不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做为万物唯一标准, 不干预百姓生荣衰亡. 天与地之间, 犹如处于不断运动 ...
-
UC头条:《道德经》: 放下主观偏见, 以“道心”领悟事理
点击加载图片 人生最大的错误并不在于事件表象的是非对错,而是在根源上缺乏正确衡量事物的标准以及清醒审视世界的内心. 在<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做: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 ...
-
《道德经》:放下主观区别,方能摆脱世俗痛苦
一.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总带着"区别心"去看待痛苦. <道德经>之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当美丽的概念在心中产生的时候,那么丑陋 ...
-
《庄子》:一个人的主观偏见,是遮住自己看清真相的阻碍
一. 在多数情况下,人并没有自我识见的能力. <道德经>有一句话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如果没有特殊的机缘,是很难看到事物的客观实质,这和一个人是否聪明无关. 正所谓"有所 ...
-
道德经:寻常无事修道心,淡然入世真君子
道德经:寻常无事修道心,淡然入世真君子. 人生真正的道,并不在诗与远方之中,更不在特立独行的自命清高行为之内,而在平时生活的"苟且"之中. <道德经>中说:挫其锐,解其 ...
-
宋神宗厌恶苏轼令他“不许入国门”,朝中大臣做了什么让他放下了偏见?
熙宁四年(1071),苏轼被贬出京,距离他上 <贾谊论>的嘉祐六年(1061)刚好过去了十年.十年过去,觉得远胜贾谊的他却同样未能得志.在他此时许多书信尺牍中,屡屡有"大忤权贵& ...
-
“田园女”的诞生,离不开男性对女性的歧视,请放下性别偏见
19世纪末,我国掀起了第一波女性解放运动的热潮,而在此之前,我国女性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呢?可以说,封建社会的女性基本上只是男权社会下的附庸. 出嫁从夫,夫死从子,那时候的女性甚至都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
-
【易经风水365+1837】 放下带有偏见的认知,即可渡人渡己
前几天写过一个日记 [易经风水365+1833] 自律程度决定了你的未来生活 提到了写的重要性 甚至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说写对我们这些普通人的重要性 自从5年前开始写日记 就鼓励一些人也写起来 5年多来 ...
-
读懂《道德经》第8章,领悟“水之美”,做个有道之人
<道德经>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正的大道,不是能够用语言精确形容的,就如庄子所说: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道不特指某一 ...
-
放下傲慢与偏见
客户A解聘了我们一年多前推荐成功的候选人X.我们很吃惊,客户A今年上市了,X是我们帮在A上市前找到的高管人才,现在担任A公司的总裁,X背景很牛,一路名校,在到A公司前是顶尖外资银行的高管,年薪几百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