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79章: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七十九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是天道五篇之三.此章经 ...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9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有没有"无怨"的人?   孔 ...

  • 道德经解读: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说,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会留下残余的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怨恨,这能算作和善呢?所以有道的 ...

  • 《道德经》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何为无亲?何为善?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解读第七十九章.请看原文.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一,解读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 ...

  • 《道德经》第79章: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转载--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 "和大 ...

  • 《道德经》79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一部分:调解血债般的大怨,即使当时已经平息,内心余怨无法断绝,因此世人不要与人结下血海深仇,一旦结下 ...

  • 如何理解《道德经》“和大怨,必有余怨”?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经文再申天道.&qu ...

  • 德经之四四、和大怨,必有余怨焉

    帛书校订本: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右介,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白话通译本: 一个社会,一旦形成了重大的仇怨(即社会矛盾激化了),即使暂时调解中和, ...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吉人自有天相.这里的天相就是上天的帮助,天佑善人.<道德经>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意思是,天道公正从来没有偏私,却总会眷顾帮助善良的人.善良的人 ...

  • 道德经妙解丨20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20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二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二章(德篇第七章)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原第79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注 ...

  • 和大怨,必有余怨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和解非常重的怨恨,必然还会余下怨恨:以德来报怨,这哪能称为是好呢? 赏 析 这是老子讲如何处理德怨关系的一句话. 处理恩怨,最重要的就是顺其自然,一切人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