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79章: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相关推荐
-
《道德经》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何为无亲?何为善?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解读第七十九章.请看原文.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一,解读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 ...
-
道德经解读: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说,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会留下残余的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怨恨,这能算作和善呢?所以有道的 ...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9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有没有"无怨"的人? 孔 ...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句话道出了我们做人的最高智慧
老子曰: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老子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为人处世的大智慧,那就是凡事不要太过于追求面面俱到,否则绝对费力不讨好. "和大怨,必有余怨" ...
-
《道德经》79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一部分:调解血债般的大怨,即使当时已经平息,内心余怨无法断绝,因此世人不要与人结下血海深仇,一旦结下 ...
-
《道德经》第79章: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①,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②,无德司彻③.天道无亲,常与善人④. [注释] ①左契:债权人所持的契约.古代以竹木简为契约,分左右两片,债权 ...
-
道德经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和解了大的仇怨依然会有残余的不满,这又怎能算是真正的修嫌释好呢?因而智 ...
-
《道德经》“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怎么理解?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如何理解<道德经>" ...
-
《道德经》61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
原文: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
-
道德经七十九章——和大怨
这一章节,讲怨,与孔子的那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异曲同工之处. 先贴下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 ...
-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大智微明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 将 ...
-
道德经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
这一章老子继续讲道,讲三宝. 先贴下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 ...